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是谁创造了奇迹?王安忆读《红色笔记本》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美】保罗·奥斯特著
    

许多年前的一个上午,我在同学家玩。她家住沿街房子的二楼,从窗户望出去,可看见对面的人行道。这时,她正向我讲述昨晚的一个梦。梦境很清晰,也是这样,我坐在她家,从窗口看见母亲从对面走过。其时,母亲在郊区五七干校劳动,每月回家一次。并不是休假的日子里,母亲突然回家,令我喜出望外,立刻起身下楼追上去。这话说过不久,千真万确,我母亲在对面人行道上出现,匆匆往回家的方向走去,我跳起来就跑了下去。
    

我有一对墨绿色的发卡,王小鹰说:我挺喜欢你的发卡,那一对紫色的我也喜欢。和这一对绿发卡同样,那一对紫发卡是母亲有一次访问挪威一并带回给我的。可是,令人困惑的是,那一对紫发卡我还没有拆封使用。问小鹰她怎么知道的,她也十分困惑,千真万确,她就知道还有一对紫色的。
    

2007年春天,在美国哈佛大学,有一晚聚会之后,一个开车的朋友说她可以顺路捎我到我住的小旅馆,那种“床和早餐”的家庭旅馆。到地方后她放我下来,再继续她的车程。天下着雨,路灯蒙蒙,我顺着街走了几十米,却并没有走到我的旅馆。又走了一段,还是没到。再走,就到了另一端的街口,路牌上分明是一个陌生的街名,不由暗叫一声“糟糕”!街上没有一个人,据说,九时过后会有打劫的出街,倘要遭遇一个,倒可问个路,而此时又还不到九时。一个人茫然地在雨中走,走过几个路口,前边隐隐绰绰过来一个人影,欣喜地奔过去问,那人则躲闪着,或者以为我是打劫的了。紧追不舍,到底问上了话,却回答不知道。继续茫然地走,终于有一对女学生迎面过来。她们告诉我,我住的那条街和这条街是并行的,朋友将我错放了整整一个路口。回到那条街,已走过一千多个号码,返回的路上,又遇见两次路人,每次都问一遍,以确定无错。哈佛所在地方叫作“剑桥”,我住的那条街名就叫“剑桥”,于是,那晚上是一路“剑桥”“剑桥”地问过去。三个月后,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我真的去到了剑桥。
    

时间推回去几年,2002年春夏之交,应该是阴历的七月初七,因为加藤周一先生家的茶点是“七夕糕”,还有硕大的山形县樱桃,所以,还是樱桃成熟的季节。先生身为日本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文学史家,却专为我这个晚辈开班授学,谈论艺术。每谈到一个时期或者一个作者,加藤夫人便去楼上书房取出这一时期和作者的图册。那天,先生多是举绘画作例子,进行佐证。之后,一直将先生的话与人学舌,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个人性。先生的意思是,在十三世纪以前,艺术的创造者并不具有自觉的个人意识,他们只是诚实的劳动:架梁造屋,装潢,镂刻,塑像,在穹顶描画故事,但是,就在他们创造着客观事物的时候,不期然地,处处体现出他们的风格;而到了现代,艺术者都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自觉地表现自我,结果适得其反,风格泯灭了。这是一。二是创造他者。还是回到十三世纪,那时候,艺术是为神创造,今天则是为自己,创造活动中不再有他者,其实是艺术的末路。先生还很有趣地说,本来,人们还有一个机会获得“他者”,那就是社会主义文学,无产阶级的理想是艺术的“他者”,可惜错过了。归结起来,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走出蒙昧,终于意识到了“我”是谁,却并没有给艺术带来福音,似乎,越是知道“我”,艺术中越丧失“我”……然后就到了2008年,读到一本书,英国十九世纪初作家和艺术理论家约翰·罗斯金的《艺术十讲》,读到了加藤先生的思想。心想,加藤周一先生读过这本书吧?就在这奇异的邂逅不久,传来先生逝世的消息。
    

……
    

读保罗·奥斯特的《红色笔记本》,过往岁月中的故事便涌现眼前,这些巧合是不是一种暗示,所有貌似无关的事物其实都由潜在的秩序相联系,这偶然的几处显现不过是冰山一角;或者,就是如织网的蜘蛛,将游丝投向空中,茫茫等待到达那一端,相应的事物还在酝酿之中。而《红色笔记本》中的那一则,就是题为“为什么写作”那一辑中的第五则,关于请棒球明星威利·梅斯签名的故事,“我”八岁时极其幸运地遇见威利·梅斯,而且正当他的好心情,愿意签下大名,可是,“我”没有带笔,错失良机,从此,“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支笔。当然,同样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然而这只是无数准备中的一次没有用上的准备,谁知道呢?更多的时候,是我们不自觉的准备却实现了目的。这样说来,许多幸运的巧合其实都是有所准备的,如同作者在这一则让人沮丧的故事中最后说的:“如果你的口袋里有支笔,总有一天你会想要去用它的。”然后,他还说:“我就是这样成为一名作家的。”作家显然是有特权的人,可以制造虚拟的巧合,这是在模仿大自然。而自然的手笔是无限的巨大和神奇,当世界上已经壅塞着那么多虚拟的巧合之后,它依然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着始料未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