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假如《小团圆》在1975年出版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都市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假如张爱玲当年不听宋淇等人的劝告,将《小团圆》在1975年出版,这部作品的命运,作家的形象和文坛地位,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数和影响呢?
    文学史上常有写作与发表的“时间差”。王蒙写于五十年代描述火热生活的《青春万岁》直到八十年代才出版,否则当年可能是另一部热销的《青春之歌》。也是在“文革”后乃至近年才与读者见面的《傅雷家书》、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续集》以及沈从文数百万字的日记书信等,现在被陈思和等学者视为当代文学史中很重要的“抽屉文学”、“潜在写作”,说明五六十年代也不是谁都狂热。阿城、马原、北岛等人也都愿意强调他们在“新时期”的成名作其实是在“文革”中写成,不是为了装扮“先知先觉”,更是着急突出作品与时代的血肉联系,如1973年写作的《回答》1978年在《诗刊》发表时注明创作日期是1976年4月5日……
    但《小团圆》不同,这几乎是纯粹的个人情感琐事回忆,并无多少“时代感”,也不大会“过时”。只是倘若真的在七十年代出版,或许胡兰成看到几十年前老情人的几段床上文字又兴奋起来,在台湾指导天文天心朱家姐妹之余又来更加惊艳骇俗的回忆。或许再激起宋淇、夏志清等人对“无赖人”的鄙视(及无意识中的嫉妒),也加入文字批判……倘若再演化成皇冠盼望的八卦文字“艳照门”,对当时刚刚在海外复出文坛的张爱玲的形象有何影响,还真很难说。
    现在宋以朗决定将这部张爱玲声称要烧掉却又改了又改的自传体长篇出版,却是满足了张迷及文学史的双重需要———张爱玲当年绝没想到,她现在成了鲁迅之后现代文学的又一“偶像”。
    因为单有五四欧化文艺腔的胜利不够,人们重新想起《红楼梦》等旧白话传统;因为忧国忧民使命之外(或之中),还有日常世俗生活细节不可漠视;因为鸳鸯蝴蝶派从未真正在民间消失,所以雅俗矛盾迟早要应对;因为“革命+爱情”不同配方多从男性乡土叙事为中心,现代主义都市女性感官也渐渐拥有自己的读者……即使张爱玲真的只是得到历史的“错爱”,大概也总有历史的原因。
    《小团圆》今天出版,至少有四层意义。
    一是张爱玲研究的重要资料。尤其是胡张恋,以前只有《今生今世》一个胡版,现在终于有了“张看”的角度。有些细节几乎一致,如张在温州为范香美作画半途而废,如分手时搂住脖子深情绝望唤“兰成”。可能确有其事,好像很难杜撰,也可能小说参照了胡兰成的自传。但也有很多“罗生门”的地方,如胡说他告诉张再娶武汉护士时张反应淡然(飘逸洒脱),张著却充满实实在在的小女人嫉妒。又如一向以为胡惯吃软饭,张著却强调男人曾提一箱钱给她,等等……当然小说并非史实,只能作参考。据悉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自五十年代起有通信六百余封,很多都是散文体,宋以朗正在整理校注,计划2011年出版,当为“张学”重要资料,期待中。
    二,《小团圆》代表张爱玲的晚期风格。以前张爱玲研究,通常只看到她上海时期代表作《传奇》的典型张氏风格和到香港后获得美新处资助写作《秧歌》、《赤地之歌》的文风转变(由流动华丽转向平淡含蓄,从都市情欲到乡村苦难)。到美国以后好像张爱玲英文创作并不顺心,只是翻译《海上花列传》并研读《红楼梦》。电影《色,戒》使这个晚年写的短篇重新进入文学史,加上研究者新发现写同性恋的中篇《同学少年都不贱》以及更重要的这次出版的《小团圆》,张爱玲的晚年风格及其与早期传奇的比较,便成为很有文学和学术意义的话题。还是一贯的琐碎细节,但文字华丽有了节制,瘦劲枯涩,人文俱老。五十多岁的女人回忆二十多岁的初恋及床戏,“物化苍凉”的意象仍是她的招牌。还是有局限的第三人称,叙述方法由顺时序变为意识流。最重要的是故事,由“爱情战争”到乡村悲剧再到纯粹个人往事,这种转化轨迹,也是我想说的第三个意义:《小团圆》为中国文学的自传体小说增加了新的一章。广义的自传体可上溯《红楼梦》,狭义主张“一切作品都是作家的自述传”,是五四浪漫派郁达夫。为什么张爱玲可以这样有信心这样“目中无人”(既不怎么考虑时代也不大顾及读者)这样不厌其烦地叙述她个人的细碎往事呢?或许,这和她同时期写的另一本书《红楼梦魇》有关?或许,正是在这梦魇中,她相信就艺术而言,再独持细碎的个人情绪,只要真诚、深刻,也会有人性意义。题外话:张爱玲当时还为香港某电影公司改编了《红楼梦》,因商业原因没有开拍,剧本现在找不到了。悬赏一下,应比圆明园西式水龙头更有文化意义。
    当然第四点最关键,《小团圆》虽然难读,但有人性深度。如李碧华所言,张是一口古井,谁都能掏出自己要的东西。我以为情欲之外,母女关系更为重要。有网友写博客不同意我关于女儿“恨”母亲的看法,说“恨”缘于得不到“爱”。现代文学中多“轼父”情结,具体和意象的母爱是主旋律———无论如何,张爱玲对“爱”有不同的诠释。
    记住1975年的中文文学,没有什么大事发生。正当张爱玲在美国几乎隐居,细细咀嚼自己与男人和母亲的人性纠纷时,那边厢西西正在报上连载她那后来被视为香港文学代表作的《我城》,同年中国内地当时最重要的文学杂志《朝霞》则刊出了年轻人余秋雨的早期散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