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流动的盛宴》:巴黎永远没有个完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南方周末 佚名 参加讨论

    
    《流动的盛宴》[美]海明威著,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
    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是那种名气很大,但并没有多少人认真读过的作品。名气九成来自那句被反复征用为“巴黎文化名片”的点题之笔:“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无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这句话的商业价值经过口传笔诵后被反复强化,而与此同时,它的真实意义却被不断消解,注定了这句话、这本书必将被误读——至少是被过于狭义解读的命运。
    新版《流动的盛宴》的图文本,不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新瓶旧酒”,至少从前前后后不吝篇幅选配的插图、提供的资料看,它试图提请读者重视文本的特殊性——“盛宴”之所以“流动”,固然是一种华美的修辞,更是作者对于他的写作情境、写作意图的某种概括。世人皆知《盛宴》记述的是上世纪20年代海明威以驻欧记者身份旅居巴黎时的生活,但人们往往忽略他迟至1957年方才动笔。此后,这部稿子被他随身携带,在古巴、美国、西班牙三地兜兜转转,断续写到1960年秋天。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死后第一部被遗孀整理出版的稿子,就是《流动的盛宴》。这本以“记忆”为表层特征的小书,偏偏有如此之长(长到足以令记忆失真)的“记忆追溯期”,而文中举凡涉及的地点、人物(绝大部分都是应该“慎重对待”的名人),作者采用的偏偏都是近乎“贴身”的白描。大段大段的对话,被作者小口小口地咀嚼,某种比一般回忆录更强烈的“现场感”始终萦绕在字里行间……正当你认定它的真实性时,海明威又在自序里给了你当头一棒:“如果读者喜欢的话,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部虚构小说。但是这样一本虚构作品,总还是会有可能多少阐明一点其中写到的那些事实的。”虚构?事实?我们都知道,讲究语言“速度”和“命中率”的海明威很少使用这样迂回的、不确定的句子。
    作为美国文坛有史以来最懂得“拗造型”的作家之一(据说另一位是杜鲁门·卡波蒂),海明威在《盛宴》的写作中,似乎刻意造成真假莫辨的效果,以“真实”为原料,打造“虚构”都未必能达到的戏剧效果。女一号是葛特鲁德·斯泰因,海明威与其从熟络到交恶的过程,不仅构成了全书的第一个高潮,而且在此过程中,圆满完成了“迷惘的一代”的文学名词解释。男二号非菲茨杰拉德莫属,他的阴柔气质正好与男一号的“硬汉”美名相映成趣,为了让他的形象过目难忘,海明威甚至为20世纪的文坛八卦史贡献了赫赫有名的一章——“一个尺寸大小的问题”。至于庞德、艾略特、舍伍德·安德森,乃至海明威的前两任妻子,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交织其中,各自领好海明威为他们安排的角色。《盛宴》中的巴黎,不是旅游胜地,不是“万都之都”,甚至不仅仅是一个地点,倒有更多的成分是建立在时间维度上的。书写到末尾,紧接着另一句知名“广告语”——“巴黎永远没有个完”之后,海明威特意强调:“不过,这乃是我们还十分贫穷但也十分幸福的早年时代巴黎的情况。”贫穷,幸福,早年,这些关键词暗示着,“巴黎”的概念被作者有意无意地模糊了,扩大了,个人化了,与作者青春岁月里被怀念被追悔被夸大的东西,乃至某些并不存在的幻想,密密接壤。
    新配的图片显然分两条线索。穿插在文本段落中的小照,都是《流动的盛宴》一书中明确提到的人物肖像,而章节之间的大幅照片,则是二三十年代巴黎城内的实景照片——那些黯淡的建筑物,协和广场上点燃煤气灯的瞬间,圆顶酒馆里白铁皮吧台后的酒瓶,舞会上被扇子一般拉开的手风琴,从高处俯瞰蒙帕纳斯大街时伸展在眼前的车灯线。也就是说,前者是确凿地嵌入了作者的记忆,而后者可能进入过作者的视野,可能没有,也可能曾在他眼前掠过,藏在潜意识的某个角落,直到他多年后落笔到稿纸本上时才突然冒出来,从而在句子里增加一个形容词,甚至,只改变一个标点。饶有意味的正是这后一种图片,它们不再只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延伸到语句之外,与前一种照片形成对照,影射“真实”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更立体、更激发今人想象的“历史”空间。图片自己会说话,它们此起彼落,低声呼应着海明威本人的开宗明义:“出于一些作者认为充分的理由,本书中略去了许多地点、人物、观感以及印象,其中有些是秘密,有些则是尽人皆知,谁都已经写过的,而且无疑还会继续写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