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惯用语比喻义的隐喻阐释及对辞书释义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20-09-29 未知 曹向华 参加讨论

    摘 要:比喻义是惯用语形成过程中语义演变的典型现象,对其的分析有利于揭示语义演变的基本轨迹,有助于语言使用者利用本义推测和理解比喻义。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隐喻理论,从概念域和映射角度对汉语惯用语比喻义产生的认知机制展开研究。分析概念域在区分比喻义和借代义方面的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借助映射机制剔除释义中不必要的语境义,强调惯用语关键成分在理解比喻义整体含义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惯用语;比喻义;隐喻;释义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生成与发展”(项目编号HB19YY011)阶段成果。
    一、 引言
    惯用语的基本特征为语义的双层性,字面义之外还有深层义,主要表现为比喻义和借代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说,惯用语的深层义是通过隐喻和转喻等手段形成的。刘正光(2002)指出:“惯用语的生成机制在于概念结构的映射。隐喻、转喻和约定(conventional)知识构成惯用语意义生成的认知基础。”刘嵚(2011)也认为:“惯用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其意义的生成及理解深刻体现认知机制对语言作用的全过程。”
    本文主要以惯用语的典型形式——三字格动宾结构为研究对象[1],从隐喻角度对惯用语比喻义产生的认知机制展开研究,探讨其对辞书释义的启示作用。语料选择为现代汉语中型词典和惯用语专门词典[2]。
    二、 惯用语比喻义的隐喻阐释
    隐喻必须涉及两个领域,为了区分二者的方向性,我们将其界定为“源领域”(以下简称“源域”)和“目标领域”(以下简称“目标域”),具体到惯用语中,“源域”是原义(字面义),“目标域”是比喻义。二者的互动和关联被称之为“映射”,“源域”的结构要系统地投射到“目标域”中,源域的认知布局在目标域中得到保留,要保持不变原则。束定芳(2008)认为:“所谓‘不变原则’是相对概念,指的是源域中的重要结构关系在目标域中得到保留,并不意味着所有特征毫无保留地‘全部’映射到目标域中。”具体到惯用语则是通过映射惯用语源域中的认知布局、结构关系或是部分重要特征转移到目标域中,从而产生比喻义。
    (一) 源域和目标域
    从修辞角度出发,比喻义强调相似性,借代义强调相关性。认知语言学认为是否具有两个概念域是区分隐喻和转喻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区分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重要方法。隐喻形成的比喻义和原义之间必须涉及两个概念域,而转喻形成的借代义和原义之间只涉及一个概念域,是同一概念域中两个实体之间的概念关系。
    比较“戴帽子”和“戴绿帽子”两则惯用语。两者原义表达的动作行为相似,区别只在于帽子的颜色。“戴帽子”的引申义为“加上罪名;给患者的疾病定性”,引申途径是由穿着域“戴帽子”这一常见动作到抽象域“给人加上罪名,给疾病定性”。原义和深层义代表两个概念域,深层义产生的机制为隐喻,是比喻义。“戴绿帽子”的深层义为“称人妻子有外遇”,语源为“元代时妓院中的男鸨,头戴绿色头巾(即帽子),因以讥称妻子有奸情的男子”(《新华惯用语词典》),从戴绿帽子的人想到妻子有奸情的男子,只涉及一个概念域,深层义产生的机制为转喻,是借代义。
    (二) 比喻义的生成方式——映射
    映射是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映射的过程涉及源域的结构系统或语义特征向目标域的转移。作为目标域的比喻义并不完全接受源域的所有信息,而是有选择的部分接受,并进行加工创造。隐喻映射包括两种形式——本体映射和认识映射。
    1. 本体映射
    本体映射是指“源域中的实体和事件与靶域中的实体和事件对应”(刘正光 2002)。具体到惯用语中指原义的框架结构和比喻义的框架结构保持一致,源域框架中显著的结构特征被系统地映射到目标域中。如“放空炮”,字面义为军事领域中没有目标的发射炮弹,没有什么效果,比喻义为说空话,说话达不到目标。原义的框架结构在比喻义中得到保存。
    原义的结构框架:
    行为主体(打炮者)、行为客体(炮弹)、行为限制(没有目标)、行为(发射)、行为目的(没有效果)
    比喻义的结构框架:
    行为主体(说话者)、行为客体(话语)、行为限制(没有实际意义)、行为(说话)、行为目的(没有效果)
    “放空炮”的原义框架结构在比喻义中得到完全移植,实现从军事域到语言交际域的转化。本体映射中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系统地转移到目标域中,并成为目标域的一部分,因此原义决定比喻义。
    2. 认识映射
    认识映射是指“将源域有关实体和事件的知识转至靶域中的实体和事件之上,即运用推理”(刘正光,周红民 2002)。认识映射强调认知经验的概念化,源域中有关实体和事件中蕴含的一些认知知识和经验,经过人类大脑的加工概念化后转移至目标域的实体和事件上。这些知识和经验在很多惯用语中表现为隐含的、藏而不露的。一旦被人感知,经过概念化加工,显性地表现在比喻义中,成为构成比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唱白脸”,“白脸”在戏曲表演中为反面角色的象征,“唱白脸”表示扮演反面角色,隐含的认知经验中反面角色多是令人讨厌的,因此白脸令人讨厌。“讨厌”这一语义特征在原义中是隐含的,但是作为主要特征在比喻义中凸显。比喻义代表的目标域不再指“戏曲表演”,而转向交际域,指在日常生活矛盾处理过程中,充当令人讨厌的角色。源域的框架在目标域得到复制,同时隐含的认知信息显性化。
    源域(戏曲表演)——目标域(交际)
    源域的框架结构:
    行为主体(表演者) 行为(画白脸) 行为目的(扮演反面角色)
    认知经验: 画白脸者,扮演的反面角色令人讨厌。
    目标域的框架结构:
    行为主体(解决矛盾者) 行为(批评) 行为结果(充当令人讨厌的角色)
    三、 隐喻理论对惯用语比喻义释义的启示
    隐喻理论从认知角度解释惯用语比喻义的生成,有助于解决惯用语比喻义释义中的常见问题: 混淆比喻义和借代义;释义中混入不必要的语境义;强调从整体理解惯用语含义,不注重关键成分的解释。
    (一) 混淆比喻义和借代义
    根据惯用语深层义生成方式的不同,辞书采取不同的释义语言,比喻义的释语为“比喻”,借代义的释语多为“借指”“指”。但在具体释义中,常常出现混淆比喻义和借代义的情况。请看下面的例子:
    (1) 戴帽子 ① 指加上罪名: 不抓辫子,不~,不打棍子。② 指给患者的疾病定性: 他的糖尿病已经~了|医生已经给他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 (《现代汉语词典》)
    (2) 穿连裆裤 连裆裤: 裤裆不开口的裤子。指两人串通一气。也指合伙做事或彼此相好。 (《新华惯用语词典》)
    (3) 放冷风 指散布流言蜚语。 (《现代汉语词典》)
    (4) 放空气 指故意制造某种气氛或散布某种消息(多含贬义): 他早就放出空气,说先进工作者非他莫属。 (《现代汉语词典》)
    (5) 抱佛脚 指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慌忙应付。 (《新华惯用语词典》)
    例(1)—例(5)惯用语的深层义均由隐喻生成,规范的释语应为“比喻”,但却均误用了“指”。释语误用一方面是因为释语使用不规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混淆了隐喻和转喻两个概念。
    认知理论区分隐喻和转喻的根据为: 是否包括两个概念域。隐喻包括源域和目标域两个领域,原义是源域,比喻义是目标域。转喻则只涉及一个概念域,原义和借代义同属一个领域。例(1)、例(2)“戴帽子”“穿连裆裤”的源域为穿着域,深层义则显然不属于穿着域;例(3)、例(4)“放空气”“放冷风”的字面义和“故意传播信息、制造气氛”“散布流言蜚语”深层义之间是从具体域到抽象域;例(5)字面义的“求佛帮助”仅限于佛教域,深层义泛指做所有事情,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忙应付,二者之间由特指到泛指,概念域同样发生变化。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情况,惯用语深层义的形成受到隐喻、转喻机制的共同作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6) 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卷,借指解雇。 (《现代汉语词典》)
    (7) 炒鱿鱼 比喻解雇或解聘。炒熟的鱿鱼形状像铺盖卷儿,被炒鱿鱼就要打铺盖卷走人,故称。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对于“炒鱿鱼”的解释,两部词典前者标注为借代义,后者标注为比喻义。“炒鱿鱼”深层义的形成分为两个阶段,先隐喻后转喻,其基本过程如下: 炒熟的鱿鱼外形像铺盖卷儿,因此从炒鱿鱼到卷铺盖是隐喻,而卷铺盖是解雇的典型特征,从卷铺盖到解雇为转喻。正是因为两部辞书的立足点不同,因此释语使用也不同,立足转喻的选择“借指”,立足隐喻的选择“比喻”。从整体意义的引申来看,应为比喻义,“炒鱿鱼”的原义为饮食域,深层义则为工作域,其中涉及两个概念域。所以惯用语“卷铺盖”的深层义是借代义,而“炒鱿鱼”的深层义则是比喻义。对于这类先隐喻再转喻形成深层义,建议采用“比喻”的释语。
    (二) 释义中混入不必要的语境义
    辞书对惯用语的科学解释是学习者认识并准确运用的基本前提。但因受语例及使用环境的影响,释义中会混入非必要的语境义。如“背包袱”,《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如下:
    (8) 背包袱 比喻有沉重的思想、经济等方面的负担。
    “沉重”是“背包袱”的非必要语义因素,释义中不应包含。“背包袱”的深层义是比喻义,可通过映射探讨其比喻义的生成。“背包袱”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为认识映射,“背包袱”原义(源域)事件中蕴含的一些认知知识和经验,经过人脑的加工概念化后转移至比喻义(目标域)事件上。“背包袱”从原义看和“提箱子”“拿行李”等动作没有什么实质性区别,是临时组合的自由短语。我们可以猜测一下“背包袱”比喻义隐喻映射产生的过程,人不会无缘无故地“背包袱”,“背包袱”这一动作的场景中隐含行人出门,行人出门多会把衣服、细软等重要东西放到包袱中随身携带,出门时或者骑马坐车,或者步行,步行过程中背上包袱负重会影响行进的速度。所以在“背包袱行走”这一认知场景中人类获得类似“包袱是人前进的负担”的认知经验,“包袱是负担”作为新的语义特征在比喻义中凸显出来,隐喻的映射过程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包袱”的释义进一步证明,“包袱”比喻义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即释为“比喻某种负担”。
    “包袱”的语义中并不隐含“大”“沉重”等表示程度的语义成分,而且现代汉语中也有“背上沉重的包袱、背上大包袱”的说法:
    (9) 如果部分办到就立刻背上大包袱,或军事,或经济,或文化,不一定什么包袱,而看不出来的是文化包袱,终将使本民族文化变质以至毁灭。
    (10) 旅人此一处置,当然是极不当,无异是自我背上沉重的包袱。
    同时参照包含“包袱”的其他惯用语释义,均不包含“沉重”“大”等类似的修饰成分:
    (11) 甩包袱 比喻去掉拖累自己的人或事物。 (《现代汉语词典》)
    (12) 卸包袱 比喻去掉拖累自己的事物或解除思想上的负担。 (《现代汉语词典》)
    因此“背包袱”比喻义的释义中,应去掉“沉重”这一不必要的语境义。
    (三) 增加对惯用语关键成分的解释
    惯用语的深层义具有整体性,很难从字面组合推导而出,因此辞书对惯用语的解释偏重整体释义。惯用语的结构组成一般包含两部分,以动宾结构为例,包括动语成分和宾语成分。动语成分为单音节动词,多为表示动作行为基本层次范畴的动词,如“打”“吃”“唱”“开”“摆”等,这些动词构词能力强、语义较为具体,容易理解。宾语成分有的本身使用的是比喻义,有的构成宾语修饰成分的意义特殊。马利军、张积家(2011)指出:“多数动宾结构惯用语的双字词素表明惯用语的比喻性质,如‘(打)圆场’‘(起)风波’‘(敲)竹杠’,双字词素意义通达即会造成惯用语键出现,导致整词意义通达。”
    因此,动宾结构惯用语两部分之间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充当宾语成分的词(语素)是理解惯用语比喻义的关键成分,应重点关注,并适当增加注释。
    1. 具有比喻义的宾语成分
    部分动宾结构惯用语的名词宾语具有比喻义,认识该名词的比喻义将有助于理解惯用语的整体含义。如以“帽子”构成的动宾结构惯用语: “戴帽子”“扣帽子”“摘帽子”。“帽子”的比喻义是“不好的名义和罪名”,具有贬义色彩,借助“帽子”的比喻义能迅速理解这一类惯用语的含义,“戴帽子”为“比喻凭空加上罪名”,“摘帽子”为“比喻去掉某种罪名或不好的名声”,“扣帽子”为“比喻把不好的名目或罪名强加于人”。[3]
    《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帽子”一词,并对其比喻义进行了解释。建议惯用语专门词典在包含“帽子”的惯用语条中增加“帽子”比喻义的解释:
    戴帽子 帽子: 比喻不好的名义和罪名。比喻凭空加上某种罪名。
    2. 偏正结构宾语的修饰成分
    动宾结构惯用语中宾语的语法结构多为偏正式,如惯用语“穿小鞋”“炒冷饭”“打冷枪”“吃偏饭”“唱红脸”“攀高枝”“背黑锅”中的宾语“小鞋”“冷饭”“冷枪”“偏饭”“红脸”“高枝”“黑锅”。这类偏正结构中的修饰成分往往表示或隐含重要的语义特征,修饰成分是源域和目标域发生映射的关键信息。
    理解修饰语时,需要区分两类不同的现象: 一类是修饰语本身具有特殊的含义,只要理解其含义,惯用语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以“冷”为修饰语组成的惯用语包括“打冷枪”“放冷箭”等,“冷”的引申义为“趁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打冷枪”“放冷箭”的比喻义为“暗算别人”。这类修饰成分多为形容词,一般带消极意义;另一类是修饰成分和中心语组合时产生了特别含义,如“敲边鼓”,“边”和“鼓”组合后产生了特定含义。“边鼓”指鼓的边缘位置,敲过鼓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越是敲击中间位置,鼓点的声音就越大,越是敲击边缘的位置,鼓点的声音越小。因此当鼓作为主要乐器演奏的时候,就会敲响鼓中央,而作为配乐使用的时候,为了突出主乐的作用,则会从旁边轻轻敲击,起到帮衬、辅助的作用。“旁敲侧击”正是从这一认知经验中获得的成语。在“敲边鼓”比喻义生成过程中,“边”的作用功不可没。
    由此看来,惯用语宾语的修饰成分在理解惯用语比喻义中需要特别关注,有时需要做出专门的解释。建议惯用语的释义中增加修饰成分的解释,以“放冷箭”为例:
    放冷箭 冷: 趁人不备、暗中的。比喻暗中害人。
    四、 结语
    惯用语原义跨领域的语义转移是比喻义产生的前提,映射则是比喻义产生的主要方式。本体映射表现为原义的框架结构全部或大部分转移到比喻义结构中,认识映射则表现为原义动作行为中隐含的认知经验在新的比喻义中显性化、概念化。
    运用隐喻理论分析惯用语对辞书释义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有利于解决惯用语比喻义释义中的常见问题。引入隐喻、转喻概念域的概念,可区分惯用语的比喻义和借代义,规范释语的使用;探讨认识映射的发生机制,便于剔除比喻义释义中出现的不必要的语境义,确保释义的科学性;关注承载隐喻映射信息的关键成分,并给出具体解释,有助于学习者快速理解惯用语的整体含义。
    参考文献
    [1].陈明芳.惯用语认知机制及其词汇语义特征.外语教学,2006(1).
    [2].都平,吴晓春.惯用语块概念化的认知解读.东北师大学报,2015(5).
    [3].韩陈其.论比喻义和借代义的释义.语言文字应用,2004(3).
    [4].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5].刘嵚.惯用语理解的强语境印证作用.汉语学报,2011(4):81.
    [6].刘正光,周红民.惯用语理解的认知研究.外语学刊,2002(2):7-8.
    [7].马利军,张积家.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及其关系.语言文字应用,2011(1).
    [8].马利军,张积家,杜凯.语义分解性在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心理学报,2013(4).
    [9].沈孟缨.现代汉语惯用语初探.文史哲,1982(3).
    [10].束定芳.论隐喻的运作机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1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164.
    [12].苏向丽.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5).
    [13].王吉辉.语感与成语、惯用语的划分.汉语学报,2011(1).
    [14].王进.汉语惯用语隐喻的发生机制.修辞学习,2006(3).
    [15].王利,任志婷.《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惯用语研究——兼与《中国惯用语大辞典》比较.中北大学学报,2018(1).
    [16].温端政主编.新华惯用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7].温端政主编.中国惯用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8].吴建生.惯用语的界定及惯用语词词典的收目.语文研究,2007(4).
    [19].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
    [20].袁本良.比喻义与借代义.当代修辞学,1986(2).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2].周荐.惯用语新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注释
    1[1] 据周荐、苏向丽等统计,三字格是惯用语的主要形式,数量上占绝大多数,本文以惯用语的典型结构——三字格动宾结构为例展开研究。
    2[2] 文中惯用语的释义出自:《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华惯用语词典》(2007),《中国惯用语大辞典》(2011)。文中所举语例来源于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3[3] “戴帽子”“扣帽子”“摘帽子”的释义均出自《新华惯用语词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