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叶永烈:点亮青少年想象力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20-08-12 文艺报 星河 参加讨论

    
    
    
    2020年5月15日,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纪实和传记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与世长辞。叶永烈生前著述颇多,在改革开放之初叠加了“科学的春天”与“文学大潮”的激情年代,叶永烈的作品随处可见,加之那又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想要视而不见都不可能。所以与不了解科幻的人聊起来,大家对别的作家一无所知,但有两个名字却无人不晓:外国的凡尔纳、中国的叶永烈。假如将青少年比喻成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泳者,那么叶永烈则无愧于一座照亮前程的引路灯塔。
    想要分析叶永烈的作品,哪怕只是做一个最基本、最概括的综述,恐怕也不是一两本专著就能完成的。叶永烈的作品浩如烟海,最后确定的数字是3500万,大致可以分为科幻、科普、纪实、影视(编剧及导演)以及其他几个部分。限于水平与篇幅,在此只能随机撷取部分,浅尝辄止。
    纪实和传记文学是叶永烈远离科普后的选择,而早年间从初窥门径到运笔娴熟,叶永烈都是在科普战线上作战的,而这其中又以科幻文学为主体部分。粗浅划分一下,感觉叶永烈的科幻创作,从心态上大体可分为自发、自觉、成熟、收缩几个阶段。这并非简单的区间划分,因为它们在时间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叠,有因出版周期造成的前后倒置问题,也有叶永烈本人创作量较大的缘故。
    第一个阶段是自发阶段。在这一时期,叶永烈虽然选择从事科幻创作,但对于这种特殊的文体似乎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主动认识,只是找到了一种将科技知识进行浅显讲解的“输出”方式,这一时期最典型的代表作是《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于1978年,成书时间在1961年。按照叶永烈自己的说法:1959年他搜集整理了一些国内外科技新成果,写成《科学珍闻三百条》一书。后来感觉这种简单罗列难免枯燥乏味,于是又将它改写为科幻小说《小灵通的奇遇》,以小记者“小灵通”游历“未来市”的方式,将这些新科技以科幻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该书在当时未能出版,及至改革开放之后,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小灵通漫游未来》为题出版,引起了巨大轰动。
    其实无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还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这一故事都会为小读者们带来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无限向往。这部作品的问世,对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少年读者来说,具有极大的期许与鼓舞作用,这一精彩动人的故事让他们提前欣赏和领略到了一幅崭新而明媚的未来画卷。
    此前叶永烈发表的科幻小说《石油蛋白》(《少年科学》1976年第1期)也属此类,影响不如《小灵通漫游未来》大。作品同样也是将科学知识融入故事当中,甚至可以认为是用文学故事串起那些想要传递的科学知识。对这一时期的叶永烈来说,其创作目的是如何更好地传播科学知识,只是希望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所以,叶永烈在这一阶段创作的科幻作品,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人们展现一个美好的未来,让人们对即将到来的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个阶段是自觉阶段。在这一阶段,叶永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创作科幻小说这一特殊文体,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学作品,而令其科普功能退居其次。或者说这时叶永烈对科幻小说文学性的认识,已经开始超越对其科学性的认识,尽管他在创作时对其中科学知识的把握依旧十分严谨。而且叶永烈自一开始创作文笔就相当成熟,此时更是与其他比较活跃的科幻作家一起,构建了中国科幻小说的时代模式。而就读者对象来说,那时整个社会吹响的号角是“科学的春天”“勇攀科学高峰”等等,而为这些前卫口号热血沸腾的首当其冲者往往是青少年,所以当时叶永烈的很多科幻作品都刊发在青少年杂志上,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作为一名作家,叶永烈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选择作品的针对对象,而且在当时“文学大潮”的背景下成人读者也格外喜欢他的科幻作品,只是在文学退潮之后成人才对科幻小说失去兴趣。
    这一阶段叶永烈比较有代表性的科幻作品是《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少年科学》1977年2、3期)。当然同期叶永烈还有其他很多优秀作品,之所以赋予这一篇特殊意义,不仅是因为其科技构思的大胆新奇,不仅是因为其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更因为这一篇作品在当时曾引起过一场不小的争议,有一些人认为其中的幻想成分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科幻小说本不应该简单地普及具体的科学知识,严格来说,任何在科技上准确无误没有一点想象的科幻小说,已不再构成科幻小说,而是一部描述科学研究、科学事件或科学家工作生活的作品。在科幻小说当中,难免或必须有一些当下或未来科技未必能够容纳的内容,所以读者想要从科幻小说中学习科学知识无异于缘木求鱼,误入歧途。
    当我们在谈到科幻小说的科普意义时,其实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认知、对科学意识的培养和对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与完善,而不是某些具体的科学知识。尤其是在青少年读者当中,传授这种科学认知、科学意识和科学世界观,远比让他们学习某些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当然如何把握科幻作品中的想象尺度,可以再做进一步的技术性讨论,但大方向还是如上所言。
    第三个阶段是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叶永烈对于科幻文学的认知已完全成熟,同时其科幻作品开始与世界科幻文学接轨。这里所谓的“成熟”指的不是创作者的创作水平,而是其创作心态。这时的叶永烈,对于科幻创作已游刃有余,加之大量的约稿,使他的作品产生了爆发性的增长。在这种状态下,他自然开始考虑系列创作方式在操作上的可能。因为创作短篇作品,需要每次交代人物,构造环境,会占用一定的篇幅;假如统一设定一个相似的人物与环境的背景,可以为故事本身留下更多的空间。同时为了悬念的设置与紧张情节的铺展,叶永烈开始将一些科幻故事构造为侦探与惊险小说的模式。
    这一时期具有明显代表性的科幻作品,就是“金明戈亮”侦探系列。当然同期叶永烈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科幻作品,但以“金明戈亮”系列影响最大,原因自然有自福尔摩斯以来的“侦探·助手”模式,更有叶永烈独具匠心的创作努力。
    公安人员金明与其助手戈亮携手破获了许多案件,每一起案件都具有高科技犯罪的特征,同时破案手段也使用了诸多现代高新科技。这一系列确实不似传统的科幻小说,甚至不同于叶永烈本人以前的一些作品。它们并未对某一个科学道理详细介绍和具体展开,文中所有的科技描写都是为故事服务的,同时又很好地融入到故事当中。这一系列作品繁多,涉及的领域包罗万象,就篇幅而言短篇、中篇、长篇应有尽有,按照现在的说法,可以被认为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IP。
    第四个阶段是收缩阶段。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科幻文学在国内处于极度低潮期,而在此之前,叶永烈就因为种种非议不得不为自己而战,他的科幻作品开始减少,风格也有所变化。不妨举《笑嘻嘻先生》(《东方少年》1982年创刊号)为例,这篇作品问世时,科幻尚未落潮,但争议风波迭起,其创作时间自然更早,但此时叶永烈创作风格的变化已现端倪。这不是一篇科幻小说,而是一篇科幻童话,清新之感扑面而来,节奏明快,语言干净,结尾转折有力同时又出人意料。
    在这四个阶段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叶永烈完全脱离开科幻和科普这块经典园地,主要驰骋于纪实和传记文学领域,科幻和科普新作鲜有问世,这不能不说是对读者的巨大损失。除科幻创作之外,科普创作在叶永烈的创作生涯中也占有极大比重。因为这类作品往往短小精悍,所以单就数量而言,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比科幻作品要少,甚至可能还要多出许多。
    叶永烈初涉科普领域,还是在其学生时代。1959年,19岁的叶永烈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科普作品《碳的一家》,次年,20岁的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编写者之一,这些都属于他的早期科普创作。当然《十万个为什么》中的条目编写带有模式化色彩,远不能真正代表叶永烈的科普作品水平,只因其影响较大,所以一直为读者津津乐道。事实上叶永烈一生创作了大量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科普作品,并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特别风格。这种作品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它有时以平铺直叙的科普解读方式出现,更多的时候则以相对活泼的科学小品形式出现。
    由于叶永烈的科普作品数量繁多,不胜枚举,在此仅选一例说明。1981年,叶永烈在《少年科学》杂志1-12期开设了一个名为“科学的想象”专栏,通过一对孪生兄弟小文和小武的日常生活,讲述了众多的科普知识,其中大部分属于心理学,也有少量生物学和医学内容。当时心理学在国内尚属冷门科学,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但叶永烈通过轻松简单的日常故事,清晰明了地剖析了诸多心理学中的现象、概念与内容,让读者十分容易就理解到许多专业知识。
    之所以以此为例,是因为叶永烈所采取的这种科普形式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完善了科普小品的一种范式,使得后来很多作者的科普作品都沿用了类似的形式。这种形式取材于读者身边的日常生活,叙述简洁,解读通俗,寓教于乐,顺理成章,大大拉近了小读者们与艰深科学的距离感,在不知不觉中传递出许多专业知识,后来这种形式的科学小品遍地开花。
    总体来说,叶永烈的创作,不但影响了后来许多年轻作家的创作方式,而且影响了不止一代读者的整个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