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重新认识秦文君

http://www.newdu.com 2020-07-06 文艺报 陈香 参加讨论

    
    作为新时期以来最负盛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评论界和读者对秦文君的关注,往往仅限于以《男生贾里》系列为代表、从而引发90年代“秦文君现象”的幽默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事实上,虽然秦文君的成长小说创作绝大部分是现实题材,创作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但她一直在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展现了丰富多义的内容表现和内涵呈现。从20世纪80年代的“回归文学”,到90年代的“回归儿童”,再到新世纪的回归儿童文学自身,秦文君的创作与新时期儿童文学思潮同步,堪称引领了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的思潮。
    从20世纪80年代质朴凝重的少年时代生活书写《十六岁少女》《黑头发妹妹》《孤女俱乐部》等,到90年代的少年成长幽默叙写《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系列,再到新世纪的对少年精神成长进行深度开掘的《天棠街三号》《逃逃》《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创作成果、形式与风格之丰满灵动,让秦文君成为新时期中国儿童文学文坛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历史上,20世纪80年代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时间标记,人文主义复兴,文学回归文学本身。在这一时期,刚刚从政治话语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带着对自我文学创造与美学革新的强烈渴望和热切期盼,投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儿童文学美学的当代化浪潮之中。
    秦文君在此一阶段初登文坛,处女作《红红的枣儿》即出手不凡。这一时间段,秦文君创作出了几部让儿童文学界一致叫好的作品,包括《少女罗薇》《四弟的绿庄园》《十六岁少女》《黑头发妹妹》《孤女俱乐部》等。这些作品涉及人性及灵魂关怀,风格沉郁凝重,形式丰满轻灵,秦文君善于以一种自然从容舒缓但又极富故事性的叙事方式,处理和书写成长岁月中破损和缺失的成长体验,善于表现人物内心的困顿与冲突。她在不讳饰世界、人生、命运的本来面目的同时,又悲悯和抚慰着笔下的人物;她突破了一般成长小说的写作局限,对更广阔范围内的社会背景,包括人生变幻和人事变迁给予丰富观照,承载起了文学的丰饶与重量。
    进入90年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又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和商业化时代的到来,使儿童的主动接受和消费行为成为影响童书市场命运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时代向儿童文学发起“儿童本位”的期盼和呼唤,儿童文学文坛强调“儿童性”的复归。80年代儿童文学的书写场域中,作家们对儿童文学艺术本体进行了种种的探寻、实验和更新,过于强大的文学性迎合了成人审美偏好,而儿童文学特殊性在于接受对象年龄的特殊性。
    确实,儿童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他们以纯洁无瑕的心灵、敏锐的感受力、丰富而奇崛的想象力及旺盛的生命活力自立于独特的生命空间,这是儿童的独立王国。由此,儿童文学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要达成真正的对话,儿童文学作家应该采取一种特定的创作方式,达成“理想的交流语境”,唯有如此,儿童才能认真倾听、用心感受作家讲述的关于人生的独特感悟。
    90年代初期,秦文君注意到儿童文学接受对象的独特性,意识到儿童生命的独特存在和特定的审美需求,开始尝试以崭新的艺术形式为孩子们写作,并率先提出了“感动当下”的审美目标。在这一审美目标的指引下,秦文君创作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等一系列带有轻喜剧风格的校园文学作品,单册作品销售上百万册,引发了儿童文学文坛“秦文君现象”,更引发和带动了后期一系列类似风格的校园故事的儿童文学写作风潮。
    新世纪前后,在整个文学界对于文学“边缘化”命运的集体焦虑中,当代儿童文学迎来了它迄今为止最为兴盛的写作和出版时期。儿童文学的这一勃兴势头体现在创作、出版、接受、传播等各个环节,同时,这一文类的艺术手法、观念等事实上也获得了许多重要的拓展。因此,无论就外在的阅读接受,还是内在的艺术探求而言,可以说,当下的中国儿童文学都处在一个空前利好的发展时期。在此一时期,儿童文学文坛对儿童文学写作发出了经典写作面向的呼唤,即在注重儿童本位的同时,要求文学作品的艺术性。而秦文君之所以是秦文君,在于新世纪以来,她又拿出了《一个女孩的心灵史》《天堂街三号》《逃逃》等代表性的具有经典写作面向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她一洗《男生贾里》系列喜剧化的写作风格,注重人性的深度开掘,人生在其笔下也出现了令人心惊怵目的色彩。
    在这些作品中,小说不再是在一个大结构里并置许多小结构,而是注重内在的线索和各种生活细节的逻辑性,它们有力地联结在一起,共同推动故事的展开,叙事生动而有深度。
    同时,这些作品重返秦文君80年代的写作风格,甚至更为重视对儿童心灵层面的开掘。孩子内心的脆弱不足为大人道,但他们也并非无忧无虑的孩子,心中有着各自的烦恼和伤痛。秦文君展现出了她擅长描摹孩子精神世界的功力,孩子情绪、心理上的狂波飓澜被她描绘得丝丝入扣。同时,作家带着敏锐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她充满智慧的笔下,总是能将童年日常琐细的事情化腐朽为神奇。
    现实生活给作家提供的经验是杂乱无章的,作家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这些经验传达给读者,每一位作家在表达对世界的情感和认知时,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叙述特色。可以发现的是,横跨秦文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创作文本,在她不同阶段的创作当中,都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在这些作品中,作家巧妙地采用了“双视点”的叙事方式,一方面是作品的叙述者在展现她眼中的事物和内心的感受,而一个隐含的叙述者进行深层的解读与透视,当然,这一过程内化到作品中是无形的。由此,故事产生了视角的交合。一是故事中小主人公的行动和感觉,二是全知视角对人生的品味和咀嚼,两种视角并在,使故事讲得亲切自然,感人至深,比一般儿童视角的小说更复杂而意味深长。故事既是书中小主人公的,也是作家本人的,儿童文学的表现空间扩大了,生命意识厚重了,有助于读者了解生活和生命所有的意蕴,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与穿透力。
    秦文君深知,文学是灵魂的舞蹈,是精神与力量的建构,那些沉甸甸的东西,深藏在日常生活之后。由此,她在对孩子日常生活进行近距离审美关照的同时,展现了强大的思想内蕴和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