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王迎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成语新义所依据的主要原则

http://www.newdu.com 2020-06-05 语言文字周报 王迎春 参加讨论

    成语是汉语中一类特殊的熟语,它以结构凝固、语义凝练为主要特征。与其他词语相比,成语的语义是相对稳定的,然而,语言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成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新义,且新义逐渐被人们所广泛使用,继而被词典所收录并确立为规范用法。有的学者对词典收录某些成语新义的做法并不完全赞同,他们认为某些成语新义是不规范的用法。因为词典在人们学习和使用成语的过程中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如果把语义上与本义差别较大甚至相反的新义也收入词典就会使人们在使用成语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这也会影响到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作为现代汉语规范型语文词典典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在收录成语新义时是非常谨慎的,本文以“七月流火”等成语为例来阐述《现汉》在收录成语新义时所依据的主要原则,以解答人们对词典收录成语新义的疑惑,同时也为规范型语文词典的编纂提供一定的参考。
    01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的本义是“夏去秋来,天气转凉”,后来出现了“形容天气炎热”的新用法,这一新用法曾经引起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新用法是望文生义,有人则认同这种新用法。其实这种新用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本义中阴历的七月被当作了阳历的七月,而阳历七月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此外,“火”也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火,而不是本义中的“心宿”。所以如果仅从字面义来理解,很容易由“七月流火”联想到阳历七月“入伏”后的“酷暑难耐”。
    面对“七月流火”的本义与新义都在使用且语义相反的矛盾,《现汉》对此采取了审慎的态度,既没有迅速收录新义以确立其规范地位,也没有简单地予以否定与排斥,而是用较长的时间来观察新义的使用情况是否被大众所接受,所以《现汉》直到2016年出版的第7版才收录了“七月流火”并解释如下:
    【七月流火】《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座名,即心宿,每年农历六月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现也用来形容天气炎热(因人们误把“七月”理解为公历7月、把“火”理解为火热)。(第7版)
    《现汉》第7版对“七月流火”的释义既释出了本义,又承认了新义,将本义和新义兼收并蓄。此外,新义的最后还加了一个括注来进一步说明“七月流火”新义产生的原因。
    语言规范的原则主要有两个:理据性原则和通用性原则。词典在收录成语新义时也主要依据这两条原则,比如“七月流火”的新义“天气炎热”,陈赵赟在2009年发表的论文《浅论“七月流火”新含义的产生原因及其修辞价值》中的统计数据表明,在《现汉》收录之前,大众已经普遍认同了“七月流火”表示“天气炎热”的这种用法,而且使用频率要比本义高得多,以至于成为了一种新的约定俗成,这是其通用性;同时,公历的七月正逐渐“入伏”,空气中如同流淌着火焰,以此来夸张“天气炎热”非常地生动,这是其理据性。
    由上可见,《现汉》对“七月流火”新义的释义是符合理据性原则和通用性原则的,体现了理据性原则与通用性原则的对立统一。《现汉》第7版通过对“七月流火”新义的收录确立了其新义的规范地位。
    02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出自于《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大致意思是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训练斗鸡,经过三十天的训练,这只斗鸡已经有些呆头呆脑,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把它放进斗鸡场,别的鸡一看到它,马上就掉头逃走了。由此可见,“呆若木鸡”这个成语最初的本义是“表面上看着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具有很强的战斗力,就像貌似木头的斗鸡一旦进入斗鸡场就会令其他的鸡掉头逃走一样”。《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对“木鸡”的解释是:“比喻极有涵养、能以镇定取胜的人。”显然,“呆若木鸡”是个褒义词。可是,人们现在几乎只把它当作贬义词来使用,其新义是:“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例如:
    (1)同日敌人由单县往金乡出发,距城二十里,踏响地雷五个,触雷敌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剩下的敌人也呆若木鸡,不敢前进。(《人民日报》1947年8月5日第1版 )
    (2)当“姑奶奶”在一旁的时候,她们只能咧开嘴苦笑。“姑奶奶”走后,她们就闭上嘴呆若木鸡。(《人民日报》1951年11月26日第2版 )
    (3)两人怵地一惊,立时收敛笑容,呆若木鸡,真如两个哑巴一般。(《人民日报》1962年5月26日第5版)
    实际上“呆若木鸡”的新义与字面义相吻合,这种理据性使得新义更有利于被人们理解和记忆,所以新义才得以广泛流传,最后积非成是。而“呆若木鸡”的本义现在基本不再使用,被时代所淘汰。这一点在《现汉》的释义中也有所体现。《现汉》从试用本就收录了“呆若木鸡”,而且因本义不再使用而不释出,只释出了新义: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试用本—第7版)
    03 愚不可及
    “愚不可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意思是:“宁武子在国家太平的时候很聪明;在国家混乱的时候,就故意装傻。他的聪明,别人也许能够赶得上;但是他的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所以“愚不可及”这个成语最初的本义就是“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然而,人们已经淡忘了这个本义,而更认可的是它的新义“形容人极端愚蠢”。例如:
    (4)肯尼迪政府如果以为能从发动军事冒险中捞到什么好处,那是愚不可及的幻想。(《人民日报》1961年8月28日第3版)
    (5)他们享受着社会主义幸福,却看不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取辱于人,愚不可及。(《人民日报》1984年1月3日第8版)
    (6)要100多年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给我们今人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那当然是愚不可及的。(《人民日报》1994年9月1日第5版)
    其实人们按照字面义来理解“愚不可及”,“愚”就是“愚蠢”的意思,“不可及”就是“赶不上”的意思,所以“愚不可及”就是“极端愚蠢”的意思。“愚不可及”的这个新义与字面义相一致,从使用的“理据”上是讲得通的,从人们的接受度上也是易于流传使用的,符合了理据性原则与通用性原则对立统一的要求。《现汉》从第3版开始收录了“愚不可及”,主要解释新义,为了说明“愚不可及”的来源,也释出了本义:
    【愚不可及】《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智);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第3版)
    04 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见于战国时期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我听老师说过,树枝分岔的地方会有鸟儿来做窝,有空洞的地方就有风吹来。”“空穴来风”的“空”是“孔”的意思,“空穴”即“孔穴”“孔洞”,“来”是“招来、招致”的意思,“来风”就是“招进风来”,所以“空穴来风”这个成语最初的本义是:“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由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比喻义是:“消息和传说总是有一定的原因”。然而,人们现在更多地使用其与本义相反的新义“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例如:
    (7)这些病例均发生在疫情中心基市周围地区。关于首都金沙萨及其他地区发现疫情的种种传闻已被证实为空穴来风。(《人民日报》1995年6月5日第7版)
    (8)专家说,今年新棉430元/担的收购价格的预测,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根据对国内外棉花市场供求状况的科学分析。(《人民日报》2000年9月7日第2版)
    (9)国务院决定进行宏观调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经济形势的总体的、宏观的、前瞻性的判断,是有充分的市场依据的,并已被市场证明是科学的、正确的。(《人民日报》2004年5月31日第13版)
    人们这样用是因为将“空穴来风”的“空”理解成了“凭空”,将“空穴”理解成了“空洞”,把“空穴来风”字面义理解为“从空穴里来了风”。显然这一用法与“空穴来风”的本义在逻辑上是相反的,但是“空穴来风”的新义与其字面义更相合,所以这种用法就一直延续下来,而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最后就积非成是了。《现汉》第1—4版收录了“空穴来风”的本义,直到2005年出版的第5版“空穴来风”这种后起用法才得到了承认: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第5版)
    除了上文列举的“七月流火”“呆若木鸡”“愚不可及”“空穴来风”四个成语以外,《现汉》对“从井救人”“出尔反尔”“钩心斗角”“每况愈下”“万人空巷”“一丝不挂”等语新义的收录也同样坚持了理据性原则与通用性原则的对立统一,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理据性原则和通用性原则作为语言规范的两个主要原则,在释义中是不可分割的,实际上,理据性和通用性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释义的考察分析,每一个词语“约定俗成”的背后,都有一个“理据”存在,换句话说,具有理据性的词语必将具有通用性,具有通用性的词语也必然符合一定的理据。《现汉》作为规范型语文词典,在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收录成语新义时始终坚持理据性原则与通用性原则的对立统一,值得称道。
    (注:本文所列释义皆出自《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后只注明版次,受篇幅所限,释义删去了注音等无关信息。)
    作者简介
    
    王迎春,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词典学、词汇学。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语言文字周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