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凡人修仙传》之“凡人”艺术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20-05-25 网文新观察(微信公众号 郭科奥 参加讨论

    一、凡人流小说的艺术规定性
    凡人流作为一种新的网络小说类型是指凡人能够在一个残酷的修仙环境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与本领,取得非凡的成就。也就是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事。
    《凡人修仙传》是网络小说家忘语的处女作,这部小说可谓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的火爆程度令人称奇,最重要的是它开创了一个影响至今的流派——“凡人流”。综观忘语小说,比较好地体现了凡人流小说的基本艺术手法:第一是他非常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在《凡人修仙传》之初就不断运用资质、天赋的对比,来突显韩立的凡人的形象。第二是充分表现出金字塔的环境。从塔底到塔尖,能力提升的同时却也往上爬得更加困难。直接突出仙途的艰辛与残酷,表现出想要成就“不凡之事”,可谓是困难重重的道理。
    忘语开创的“凡人流”正式让仙侠小说偏离了“唯心而正我”的传统,不再只是追求超脱和升华的精神旨归。而是遵循达尔文主义,唯物至上。韩立的仙途中,我们不难发现资源是有限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凡人小说具有严谨的世界框架。该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山村穷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江湖的一个小门派,成为一名记名弟子。以这样的身份,在门派中立足,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之中,从而笑傲三界。和其他巨枭魔头、仙宗仙师并列于山海内外。修仙世界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大道漫漫,仙途凶险,普通山村少年韩立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计最终修炼成仙。
    整部小说框架搭建较为严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无论是人界、灵界或是仙界,所有的功法、法宝、灵宠、材料等等都形成有序的系列。第二,人类、妖族、仙人等等均有涉猎,且不同的种族代表的不同文化特性均能够详细展开。每个人物形象都血肉丰满,引人入胜。第三,主人公韩立在仙途中遇事的处理方式以及社会上的生存本领均有一定的合理性。第四,虽然篇幅较长,挖坑甚多。但是一直在尽力填坑,并且能够自圆其说,构思较为认真严谨。第五,韩立的成长经历中,他的理性处事,符合中庸之道的圆滑表现,都已经体现出小说一定的思想深度。在网络文学盛行之时,也是不易的。
    二、凡人精彩而沉重的画卷
    对长生的渴望,对成仙的向往,衍生出了许多古书神话。例如彭祖历八百春秋不亡,逍遥天地间。例如天仙沉道万载,如白驹一瞬,不见消逝。再有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荒诞传说,方士休闲的无稽之谈。长生就像是一个美好而又触摸不到的梦,虚无缥缈的美好让古代先民用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了一个又一个传说。什么太上老君,什么元始天尊,除去移山倒海的伟力,还有令人艳羡的长生。
    但是仙人似乎也并不是完全六根清净,不谙世事。陈仲琳的《封神演义》里的神就有着跟人一样的七情六欲,一样的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好像神除了寿元无尽外,与人并无差别。于是玄幻类题材的小说渐渐融入了一个崭新的主题——人。而因为人的加入又产生了两大分支——武侠和仙侠。武侠大家并不陌生,其追求的是潇洒自在的江湖生活。背后一把长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之大者形象。经常会出现为国为民,舍身忘我,古道热肠的主人公形象。但越是将人塑造的丰满立体,却越会失去玄幻的真。于是武侠又开始渐渐脱离玄幻自成一派,古龙金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仙侠的发展一直稳步前进,不仅仅是因为近些年来网络文学的快速兴起,更得益于其一直存在的永恒主题——长生。翻开《凡人修仙传》这本书似乎会发现两者并存,但又有股压抑且沉重的气息。不是仙的清灵,也不是侠的坦荡。细细琢磨开来,会突然发现这股压得让人有点让人喘不过气的沉重来源于那个美好的梦——长生。而追求长生的这条修仙路上,牺牲掉的是一个更加沉重的主题——现实。
    (一)韩立的性格窥探
    想到说要分析主人公韩立的性格,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词语便是内敛。内敛的定义并不是唯一,比如内敛可谓是忍耐。毛姆曾说过一段话:“富者能忍保家,贪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忍”可谓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竞争精神之柱,忍者无敌。一个懂得忍耐的人,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总能够做到伸屈自如,为日后自己要走的路做好铺垫。
    韩立就是一位善忍的人。七玄门中的深居简出,在莫师的眼中兢兢业业,若作不知;黄枫谷内的低调行事,对于索要筑基丹的委曲求全;血色试炼隐忍不发,扮猪吃虎;及至乱星海,更是在一干元婴怪物面前忍气吞声,在烧烤三妖不屑的眼光中一举制敌。正是因为韩立的忍耐,才经常能够转危为安,忍出一个平凡人的传奇。内敛可谓是低调,掩盖自己能力的存在,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一鸣惊人。打仗行军总会要去派出密探探出敌方军情,就像那句老话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能保持低调的人就能够隐去别人对你的“知”,让人不再注意到你的存在。韩立便是如此,他有着得天独厚平凡的“凡”,又深知低调的好处。于是他守住了神秘小瓶的秘密,凯旋地走出了血色试炼,走出了虚天殿,走出了坠魔谷,走出了昆吾山。韩立因为知晓“凡”的真谛而不凡。内敛也是通透,能够准确把握时机,并且思考其中的利害关系。韩立的修仙生涯的前半段几乎都是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这除了上述提到的低调行事之外,还离不开他的通透。例如在虚天殿,韩立就巧妙的利用了各元婴老怪各怀鬼胎的心思,准确的分析了局势,使他们互相制衡,终得意取得虚天鼎而逃出生天。
    韩立也是一个“自私”之人。在我们当代社会,一个自私的人是不太会招人待见的。但在《凡人修仙传》里的社会,并没有如今我们这般和谐繁荣。反之是一个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礼仪道德,只有弱肉强食的世界。所以在这样的一个严酷环境下,韩立只能选择“自私”,因为这也许就是他活下来的唯一方式。在上头也提到,修仙的世界就像是个金字塔,越往上走越困难,而且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不去努力争取,很容易就会被淘汰。且韩立作为一个普通人,以伪灵根资质,一无背景二无有力势力相处,得成大道偷渡灵界,神秘小瓶虽居功至伟,但也离不开其对唯我的认知。而这种不得不的“自私”其实也无意间伤害了一些人。例如韩立虽然同情巧倩遭遇,却仍取走陆师兄夺自巧倩的筑基丹;截杀妙鹤的时候不想行踪暴露,果断的将其他人杀掉灭口;为炼制三焰扇,以武力威逼强行索取苦竹老人的鸟毛。若要批判,我们无权。因为韩立的行事,遵循其心之所向。因为外界环境影响,韩立由心所悟,利己为首要原则。
    第三个形容韩立的词语便是自控,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能力。在韩立的仙途中,曾经有过无数的诱惑。当韩立远远地望见小妹出阁,家人聚首的时候,心中百感交集,却强制将亲情藏在心底,转身离开。当巧倩告诉韩立她即将为他人妇,殷切地凝望着韩立的时候,韩立只是不敢直视她的目光,低下头说恭喜之言。
    韩立可以选择与家人聚首,承欢父母膝下,与兄弟同饮,与小妹同乐,但作为一个茫然不知前途的半吊子仙者,不知未来会有多少艰辛与风险,此番的聚首无疑会将家人暴露,且不可避免地要生离死别。因此韩立选择了默默离开,不去打搅本来安定幸福的家人,保护了他们也平复了心情,从此孤单修行。韩立明了巧倩对自己的心意,从他不敢直视巧倩的眼睛来看,其对巧倩除了心觉有愧之外,未必没有情愫。但韩立很好地控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悸动,口出无情的祝福之语。
    具备自控能力,就是可以明确自己心中的目标,且能够自我调控,排除干扰。而韩立能够做到的原因就是其对长生的执着。因为有着异常坚定的长生之心,所以在欲望来临的时候他能够做到权衡利弊。只要会干扰到他修得长生的事情或是人,都不会提起太大兴趣。最让我佩服韩立的是他绝对的谨慎。有句话叫做“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说的正是凡事不可做绝,但我们的韩立却是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做绝。
    韩立不是心狠手辣之人,但是因为过于谨慎所以经常性的选择赶尽杀绝。从其为了一个承诺灭杀傅家满门可见一斑。古龙的那句“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确属金科玉律,韩立的谨慎让其仙途无形中平坦了不少。而除了赶尽杀绝外,韩立的谨慎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在于未雨绸缪。他在入血色试炼的纺市之行,购得金刚砖符宝等一干物品;在血色试炼中物尽其用,数次救得自己性命;在剿灭血煞教的行动中,提前布好五行阵,赖此阵与越皇纠缠终得以诛杀此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韩立一直在做长远的打算。在大南小会上倾尽身家买得法宝残片,掩去神秘小瓶吸取月华的异象;修习血影遁以解后来的燃眉之急;炼制飞剑时一次练得72口以备后时之需。
    (二)港湾、知己与伊人
    韩立说:“我一生所求无非大道有成,长生有望,若说遗憾,便是不能常伴父母身边,陪二老颐养天年。”韩立虽通过自身努力终得以长生,但在这漫漫修仙路上,有根刺一直深深扎于他的心中。那便是如他所说,不能陪伴父母老去,尽其孝道。
    自他修道开始,他回过三次家。第一次,是他深中莫师之毒,临行告别,最后也只能远远望上几眼,怔怔地楞在原地,最后深深把父母模样刻在内心,便大步不回头地向前走去。第二次,韩立元婴有成,为完成故友之约,顺带回了次祖屋。再回时,家中繁荣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方圆百里亦是名声大振,一时无两。却再也找不到父母兄弟的半点身影。当提出认家中遗物,韩立是兴致勃勃的,他渴望从这些东西里找到以往的回忆。开始时他如数家珍,一件件信手拈来,直到看到父母画像,仿佛雷劈一般,在外面叱咤风云,心平如水的韩立,哪里还有半点从容。最终,他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第三次,再回祖屋,韩立已是大乘期老祖,离飞升不过一步之遥。这次回来,同样是顺路。祖家的没落是他没有想到的,原本盛极一时的宗祠只剩下断壁残垣,连祭拜的儿孙只余下寥寥无几的身影。最终,一丝亲情的踪影也找不到了。《凡人修仙传》这本书之所以翻开后感受到压抑的沉重,也正是如此。因为心指大道,意往长生。所以隔断亲情,远离友情,继而一步步前行,去追逐那美好而又沉重的长生。
    说到友情,张铁,实实在在的就是韩立的第一个朋友。同样的出生,相似的少年经历,一起为莫师收归门下。韩立会因为张铁修习象甲功痛苦而研习药理以图为其驱逐痛苦,张铁会因为韩立脚伤了而将晚饭端入韩立房中。两人互吐练功苦水,一起憧憬未来。少年的情怀何其诚挚,但韩立得知张铁被莫师制成傀儡,心中的惊恐又是多么的激烈?以至于以后韩立带着由张铁制成的曲魂一路闯荡,对已然是行尸走肉的曲魂怕是一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吧。
    至于韩立的第二个朋友,自然是大家记忆深刻的厉飞雨了。如果说张铁和韩立是同门之谊,那么厉飞雨和韩立却属于同志之情了。韩立对于厉飞雨的感情首先应该是仰慕,对于那时候的韩立而言,厉飞雨的种种光环着实让他佩服,所以韩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却一反常态地救下厉飞雨。韩立说出厉飞雨的秘密,而厉飞雨收回了架上韩立脖子上的剑,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已经成了朋友。
    这位一分别此生可能再无交集的朋友,他们的离别仍旧沉重的让人心痛。没有凡人十里送别的感人至深,没有诗人长亭送别的依依不舍。几瓶丹药,一张写有“我走了,保重”的信纸,再有的便是两张落寞的脸庞,微微回神后的猝然长叹,那大步向前的背影,似乎多了几分停顿。随风飘扬的沉沙,是厉飞雨记忆中最后的韩立。
    第三个想要提到的人物便是大衍。是韩立不敢与其平辈论交的人,也是韩立唯一心悦诚服的人。大衍可谓是一个天才人物,从大衍绝的神奇到傀儡术的强悍。韩立对一个寄居残魂的大衍如此尊重和礼遇有加,而大衍心里也已经是把韩立当成了自己的后辈传人,从大衍的那一句“韩小子”就不难看出。但大衍的遗憾也是让人无奈的,因为他分心其他,终未化神难脱轮回之苦。这段亦师亦友的感情,让韩立在感怀大衍一生的同时,更加坚定地追求长生。在我们青春的时候,多多少少心里都会存在着一个仰慕的对象。而韩立作为男人,也是如此。南宫婉便是他心中的仰慕对象,身份、容貌或是能力等方面,他都非常仰慕南宫婉。南宫婉的形象在韩立心中是高不可攀的。初遇南宫,南宫为结丹修士,虽然一番机缘两人春风一夜,但境界的差距让韩立自惭形秽。甚至于从血色试炼中出来,南宫连正眼都没看韩立一眼,这无疑是对韩立极大的打击。
    此后的很多年里,南宫都只是韩立心中的一个梦,为了这个梦,魔道入侵时,韩立奋不顾身地搭救南宫。百年之后,韩立凝结元婴,得罪魏无涯救出南宫婉。乃至后来历经苦难结成双修伴侣,韩立心中的梦圆,无怪在双修大典上韩立笑的酣畅。所以韩立与南宫送别的时候,仍微笑着踏入空间节点,自此以后两界分离,天各一方。得到了再放下,了无牵挂。
    三、感悟:你我皆是韩立
    《平凡之路》歌中唱到:我们翻越高山和大海,穿过人山人海,像那野草野花,有时像你有时像她,也曾坠入无边深渊,也曾问过这个世界,最后发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凡人修仙传》这部小说的重点我认为其实不在“修仙”二字,而是“凡人”二字。首先韩立的出身没有所谓的势成龙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叫嚣:“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天生异象。他也没有像龙霸天一样震耳的名字,反倒有个“二愣子”的土鳖绰号。他生在山边小镇,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家中拮据,勉强温饱。所以,从小韩立没有什么大的理想,他最大的奢望不过是做个学徒,每月领几钱银子补贴家用。他和我们一样,没有天资聪颖,也没有家世显赫,有的只是平凡。
    其二看书的也都是“凡人”,实实在在如假包换的“凡人”,我们都曾体验过作为一个小人物的悲哀和无奈。看韩立,就像看像身边的小张,大刘,阿伟,就像看自己平凡的面孔,平凡的身世,为了生活更加美好一点,更加努力一点,在自己选择的路上坚定地前进。
    韩立修仙路上的故事所影射的,正是我等某某小人物为出人头地,富甲一方而甘苦备尝的经历。当我们趟过了做白日梦的年纪,经历了生活的摸爬滚打,发现周遭的世界不外乎是“利益”之间的冷酷算计罢了。但不做白日梦不等于心中没有了梦,只要我们足够强大,足以能够保护自己,我们就应该勇于实践。“有多大的能力就担当多大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韩立就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榜样和标杆。
    所以当我们看《凡人修仙传》时,常常会触动心弦。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就是韩立,为人处事如履薄冰,不敢稍露锋芒,仰望着那一个个不可一世的大人物们。《凡人修仙传》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触动了我们隐藏在心底的那份无奈和卑微。
    一个固执忘语,坚持自己的思想,写就凡人修仙。一群固执的人,为了共同的理念,成就人生梦想。韩立就是你,你就是韩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