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徐循华《另一种情感与形式》:落花时节读华章

http://www.newdu.com 2019-11-22 《江苏文学》 汪政 参加讨论

    循华兄的评论集即将出版,要我写几句话,作为同乡,自然推辞不得。
    我和循华虽然是同乡,但认识得很迟。大概是我十几年前调到南京工作才见上面,确实属于那种久仰久仰相见恨晚的人。这不是客气话。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如皋师范,他在海安工作,先是在学校,后来到政府机关,一直未有交集。但我早就读到他的文学论文。我们都在县城,却写些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文字,那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有不少熟人见到我,总会说海安有个徐循华你认识吗,他也写文学评论。故未谋面,却自然有种惺惺相惜的意味,就在老家,也有个人在做着让人看上去奇怪的事,感觉吾道不孤。
    后来,我们先后到了南京,就经常见面,好像要把以前欠下的都补回来。循华兄实在是个有趣的人,他在政府机关,还坐着不大不小的位置,却没有一点架势,没有那种我们都知道的腔调和习气,总是那么幽默、喜庆。只要他在场,笑声是断不了的。他聪明、智慧,读书广,见闻多,再加上反应快,这样的人实在招人喜欢。他早就自称徐老汉,我怎么总觉得他更近似一个顽童。在文字上,循华有好几套笔墨,学术论文、文艺评论、文学创作,样样不凡。他的散文和小说大多离不了老家,写故乡的老街,写家乡的人物与故事,颇有一些汪曾祺的风味,只是没有汪老那么文气,而更近乡野。前些日子刚读到他的一篇小说《通扬河畔的男人》,全篇由几个近似素描的人物组成,用的是传统的白描与细节的功夫,寥寥几笔,却非常传神。作品的语言尤其让我们这些里下河长大的人会心,因为循华几乎全部用的里下河地区的方言,我相信,有许多语汇里下河方言区以外的读者是看不懂的,即使读懂了,那味道肯定和我们品咂出的不一样。沿着这方言的路子走到小说的内部,一种乡愁就弥散开来了。本来,作品像循华的人一样,是有喜感的,但读着读着就有些沉重起来。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日子和那样的人,让人怀念,又让人不忍和唏嘘。常说文如其人,其实,细究起来,人与文还是不一样的,人与自己的内心有多远?有时大概连他本人都不知道吧?表面开朗、诙谐,甚至时时自黑的徐循华,他的内心有着怎样的世界呢?
    徐循华这本论文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一是文学研究与文学评论,二是文艺评论与文化研究,而这两部分内容大致与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是对应和重合的。第一部分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大致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徐循华是钱谷融先生的高足,他的文学研究与批评就是在华东师大读研究生时起步的,看得出受到钱先生很大的影响,非常重视文本与人本,重视文本就是从作品出发,从文本细读出发,不尚空谈,不被现成的观点和结论束缚,从文本中去发秘密,发现问题。如《诱惑与困境——重读<子夜>》《论“<子夜> 模式”》《<生死场>:另一种情感与形式》《<寒夜>:最令人痛苦的小说》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在这些论文中,循华或者跳出文学史既定的说法,或者与这些说法正面碰撞,都显示了当年八十年代青年学人的理论勇气。在《诱惑与困境——重读<子夜>》中,循华对比了茅盾前后期创作后指出了《子夜》艺术上的缺陷,又在《论“<子夜> 模式”》中将这些不成功的艺术表现概括为几种模式。循华还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当一位作家抛开自己已经具备的把握现实世界的审美视角,弃自己的生活经验于一旁而不顾却单纯地从某种先验的政治观念出发来构筑自己的小说世界时,他怎么可能获得成功呢?”在《<生死场>:另一种情感与形式》中,循华认为文学史上对萧红的《生死场》评价过低了,经过细致的分析,他认为:“《生死场》是一部现代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作品,同时又是一部真正的‘现代’长篇。它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长篇小说的范式。”
    由文本,徐循华进入到了人本,由作品论进入了作家论。在作家论上,他受钱谷融先生的影响更为明显,那就是十分注重作家的创作心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心理学逐渐得到了重视,成为文学研究重要的方法论,这与当时的思想解放不无关系。正是思想解放使人、人性回到了该有位置。也是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诸多学术禁区,使被当作唯心主义的心理学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顺理成章,文艺心理学、创作心理学被广泛用于文学研究创作过程、解释创作与接受现象。朱光潜、钱谷融、王元化、金开诚、童庆炳、鲁枢元等都是当时这一学科有影响的学者和批评家。受钱先生的影响,徐循华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收在这本文论集中的《寂寞中绽开的苦闷之花——用心理学眼光看<朝花夕拾>》《彷徨于两极之间的痛苦灵魂——论中国现代文学家的二重性格》《徘徊于都市与村庄之间的心灵-—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一种心态的探寻》《激 情 与 艺 术 创 造—— 论巴金的小说创作》《“人类苦难的歌手”——论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成果。在这些论文和评论中,循华以文艺心理学为方法,将影响文学创作的诸多因素辩证地整合起来,既以作家的创作心理为讨论内容,同时以文本作为心理的投射予以探讨,更重要的是紧密结合了作家的成长经历与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就使得他的研究避免了常见的假想甚至神秘倾向,而具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根基。在《寂寞中绽开的苦闷之花——用心理学眼光看<朝花夕拾>》中,循华对鲁迅的生活道路特别是童年历作了仔细的梳理,运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文本的坚强支撑下,深入到了作家的心理,“生活的寂寞与心灵的苦闷,驱使鲁迅产生艺术表现的冲动。《朝花夕拾》表现了他幼年时期的悲哀与欢乐,在难忍的寂静中,通过对亲人、师友的深情回忆来抒发自己的万种情怀,倾泻郁积于心中的苦闷情绪。”而在《“人类苦难的歌手”——论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中,循华在考察了巴金的创作历程后说:“巴金正是一位‘掌握住世界’的艺术家,‘苦难’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总体出发点。现实生活使人体验着痛苦、孤独和失望。然而,对于巴金这位富有艺术激情的小说家来说,这恰恰是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必要前提和准备。苦难仿佛一汪深潭,他将自己深深地沉浸其中,生活的压力与人生苦难惨象的刺激越大,他的创造力就越旺盛,越要将自己所体验到的生存困惑与沉痛的心理负荷排解,外化为艺术形式。”世界、心理、艺术形式,三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说实话,现在将阅读这些论文,作为一个同龄人和差不多同时在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上起步的真是感慨良多。这些文章大部分的写作年份正值思想解放。那是一个充满梦想与光荣的时代,也是一个自由奔放的时代。在循华的微信中,我时常看到他翻出来的那些年代的老照片,那时的徐循华留着长发,不修边幅,或仰天大笑,或面带嘲讽,这些都是那个时代年轻人典范性的表情。他的文章又何尝不是这种风度?风格是有时代性的,文体也是有时代性的,徐循华的这些文章没有丝毫的学究气,更没有什么学术的禁忌,虽然年轻,虽然是学界新手,却敢于对传统说“不”,敢于质疑那些看上去不容置疑的定论。这样的勇气不仅体现在论题的选择和内容上,也体现在文字上。轻灵、洒脱,将论证、叙述乃至抒情融合于一体,处处能见出自我。这就是八十年代的文体,是青春的文体,它们是学术,也是诗,是自我的抒发和感喟,是那个岁月年轻人与时代的呼应。在一起回忆那个时代的激扬文字的同时,我要强调一下徐循华的学术取向。我没有特别评价循华收在这本书里的当代评论的文字,因为我一直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是一个整体,不认真研究现代文学就无法面对当代文学。相比较而言,研究现代文学要有谨严的学术规范,要面对大量既定的研究,要做繁琐的资料工作,但正是这些前提性的学术训练可以培养起一个文学研究者的专业素养。所以,我总是对现在许多年轻的批评家说,最好做一点现代,甚至古代,搞一两个现代文学的专题。我曾对循华说,人生有许多的岔路与变迁,如果能重来,他真是一个有更大发展的现代文学研究者。限于篇幅,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也没有展开,这就是理论研究。收在文集中的不多的几篇理论文章所透露出的信息对徐循华非常重要,对年轻人也有启发。一个文学研究者,一个文学评论家,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论兴趣。八十年代是一个理论的时代,是一个方法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学人大都有着浓厚的理论取向,不管从事哪种研究,理论一定是他的必修课。现在好像不是这样了,批评归批评,理论归理论。当理论不与文学现场结合,它的生命力在哪里?当文学研究和批评不与理论结合,它又能走多远?
    徐循华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随着他工作的变化而发生了迁移。我们在这本文集中看到了另一类文章,他从文学走到了文艺,走向了文化。按照现在通行的说法,徐循华是不是一个学者型官员?我想应该是的。写作是有瘾的,特别是一个人将表达视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尤其如此。研究同样有瘾,当一个人养成了怀疑的精神、探究的习性、思考的喜好,不管他从事什么工作,他总要去问个为什么的,他不但去问,而且要得出自己的看法,他不但要得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于是,我们看到了徐循华对电影、戏剧的研究和评论,对表演的思考,对域外的文化考察。随着工作的变化,也许我们今后还会看到他在旅游方面的思考。如果前面的文章主要反映了徐循华的学习、研究,体现出的是循华学术上的才华的话,那从后面这些这些作品中我们还能看出他的实践,呈现出鲜明的文艺与文化现场感。对于传统艺术日益式微与观众的流失,徐循华从文化大趋势转型的角度指出“不是京剧本身有多大问题,而是演戏的人有了问题,管艺术的体制更有问题”(《数字化大众传媒时代京剧传承与创新刍议——以观众的眼光看京剧创新》);对传统艺术的出路和走向,人们常常从其本身的古老,从新兴艺术的挤压,从观众特别的年轻观众审美趣味的转变来寻找原因,而徐循华坚定地认为关键在改革,“加快文化体制转换,加大国有、集体剧团民营化的改革步伐,尽快让戏曲回归民间。这才是当今拯救戏曲、让戏曲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正途”(《回归民间:从历史视角看当今文艺表演团体的改革方向》);在“非遗”上,也缠绕着许多看上去无解的悖论,有些问题涉及到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本质,民间是一个大生态,它树木丛生、泥沙俱下、良莠并在,甚至用陈思和教授陈语新解的话说是“藏污纳垢”,正是这样的原生态才能让民间文化野蛮生长、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任何企图净化民间的努力都可能是对它的伤害,徐循华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发声大胆,全无顾忌,“只有做到兼容,才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态环境。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只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伤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个‘生态链’。因此,兼容并保的这一举措是针对阉割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为的有效遏制。”(《兼容并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认识与方法》);主旋律创作也总是令人不太满意,有高原无高峰,叫好不叫座已经成为瓶颈和顽疾,这里面牵涉的问题很多,而创作主体的保守、惰性和路径依赖是比较大的障碍,徐循华认为“目前艺术界缺少的并不是技术,剧团缺少的不仅仅是艺术生产资金,舞台上缺少的也不是顶尖的舞美、灯光、音响。当我们的目光穿过美轮美奂的舞台,透过美不胜收的布景映衬着的苍白无力、缺乏生气与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我们发现,艺术作品缺失的是恰恰是艺术的灵魂——真诚与艺术创新的勇气。”(《精品的诞生与艺术家的创新勇气》)。这些话看上去朴实、平常,但却一语中的、直指命门,如果不接触实际是断然说不出的,而且,在它的背后是强大的专业理论的支撑,有着不容置疑的现实逻辑与理性力量。它不仅显示出一个文化管理者的职业担当,也是一个文艺批评家的专业介入。由此,我想说,我们应该对文艺评论有新的认识。文艺评论应该是多样化的,并不仅仅是学院与专业院所的专家教授的事,其成果也不仅仅是纸上的论文,它可以是研讨,可以是发布,可以是街谈巷议,可以是排行榜和评奖,更是渗透在文艺生产的管理过程中的。文艺项目的立项评估、过程管理、终端评审、接受反馈与宣传推介,都离不开文艺评论,都离不开文艺思想的指导。在中国现行的文艺体制下,文艺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宣传部门的领导者、决策者和参与者都应该是文艺评论家,起码能以一个文艺评论者的眼光分析问题,以各自的工作方式进行着文艺评论,影响文艺生产。正是这些特殊的批评形态, 在文艺管理与生产中发挥了实践性的作用。
    循华将他的书稿发我的时候,正值春暖花开。等到断断续续读完,写下以上文字时已是初秋。出差京华,西山层林已经开始染红。落花时节读华章。感谢循华的文章陪伴我寂寞的旅程,特别是那些年轻时的文字一次次让我回忆起过往的岁月,感念生活的沧桑与温情。文字是美好的,它留住了时间,记录下了生命。所以,能够拥有文字的人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2019年秋,于北京八大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