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汉德克:用另一种语言与世界相遇

http://www.newdu.com 2019-11-14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徐畅 参加讨论

    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这一决定在欧美文化界和公共舆论中引发争议。虽然很长时间以来,汉德克就被称为“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耶利内克语)、“过去5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拥有一大批真心喜爱他的忠实读者,并且已经用几十年来斩获的无数奖项证明了自己无可置疑的文学水准,但他这次的获奖却绝对不能用“众望所归”来形容,欧美世界对这一结果的反应更多是“意外”,因为汉德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作家。
    语言大师:真实感受的时刻
    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词云,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汉德克,是表彰其在作品中“以富于独创性的语言对人类经验的边缘地带和独特性进行的探索”。作为一位勤奋的书写者,汉德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出版包括其代表作《骂观众》(1966)、《卡帕斯》(1967)等在内的七八十部作品,创作基本没有间断过。而他最广为人称道的文学成就就是他在语言上的独特魅力,尤其是他对风景、对日常事物的描写,总是让事物带着个体体验的独特温度而呈现出崭新的质感。这样的描写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随便举例如:
    太阳升起来了。温暖干燥的夜晚过后的花园里没有露珠。但苹果树冠里闪烁着光:像树枝上凝出的一颗颗蜜蜡,此时被第一束光照得通透,如最最微小的灯。而高空中的燕子却颜色深暗,仿佛仍在拂晓时分。只有当某一只在盘旋中短暂地垂下翅膀时,天空中才会也同样闪光,那是阳光在照耀着羽翼;就好像那鸟儿在这样同晨光玩耍。(《在暗黑的夜,我走出自己寂静的家》,1997)
    这样的细腻感知和文字呈现,为他的很多作品赋予了一种介于叙事与诗歌之间的独特品质。在汉德克本人看来,他在文学语言上被人们所认可的才能并非天生的,只是源于他对字词的严格要求。在1975年的一部纪录片中,当时33岁的汉德克在与他的作品的法语译者讨论自己作品的翻译时,曾为找不到合适的法语词汇而深感绝望。他说:“人人都以为,我写这些很容易,好像我有一种天生的描写天赋似的。但其实我每次都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找到那个既简单又新颖的词。我的秘密就在句子中,就是通过细微改变的句子来获得不同于日常德语的含义。”他的努力就是要“通过长时间的语言努力,把我的无言的体验像某种第二自然一样重建出来”。
    汉德克对语言和字词的严格态度源于他对语言与世界、语言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作为生活在20世纪“语言转向”这场哲学革命之后的一代人,汉德克深知“语言制造世界”,语言组织着人们对世界的感知,规训着人的社会观念,日常语言和日常观念让人漂浮在习得语言构成的社会网络中,远离词语背后的真正世界。汉德克抗拒这种由僵化的语言构成的现实,他的文学努力的方向,就是要抛开附着在事物上的习以为常的概念,用纯粹的目光去描写事物、认识事物,赋予事物和世界以崭新的生命。比如《再致修昔底德》(1990)中所收录的16篇被他称为“史诗”的散文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史诗”以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为榜样,但却把目光从历史书写通常关注的与国家、战争有关的重大事件转向不起眼的日常事物:帕津的鸽子、斯普利特的擦鞋匠、闪电、萤火虫、失踪的鹦鹉等。该书开篇的献词典范性地展现了全书的风格和宗旨:
    1987年3月23日,在费尔森堡一座房屋的墙壁上,一片常绿的常春藤下有一片叶子,看上去已经枯萎了。当人类的阴影落在其上时,叶子升向空中,张开了翅膀,翅膀内侧的颜色要澄黄许多,几乎发出了光辉,这是很长时间以来最强烈的颜色。……
    在寥寥几句描写了另一只飞蛾、一只蜜蜂以及融化的雪粒之后,他结束了这个简短的献词,再次以纪年史笔法总结道:“这就是1987年3月23日上午的事件。”通过这种“微小事物的史诗”,他颠覆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件概念、历史概念和史诗概念,用人类生活中那些“真实感受的时刻”替代了历史的宏大叙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