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田耳《下落不明》:我想还原记忆里的那一些东西

http://www.newdu.com 2019-07-15 《花城》 田耳 参加讨论

    我是十岁就决定要去当作家,当时我脑袋一根筋,没别的想法,毫不犹豫。在八十年代想当作家,可能和现在的小孩想当明星是一样的。八十年代为什么文学这么火,不要以为是当时的文化氛围比现在好,因为1978年之前当作家首先要有一个政治认证,以前的作家一般都是文化官员,一般的小老百姓没机会。像余华、苏童、莫言等,能够靠一篇文章成为作家的,八十年代才开始。
    一个小县城的人,他想成名成家,他的第一选择,唯一的选择,只有当作家,靠笔来写。所以我们当年想当作家,其实都是一个共同的愿望,也是想成名成家。在小县城,只有这个渠道。在八十年代,当作家是不赚钱的,我们都知道作家是穷人,但是这个穷人是体面的。大家都穷的年代里,你能很体面的穷,你就了不得。写书的话,八十年代,稿费很低,千字十块钱,出书的话也不是版税制,也是按照字数算稿费。
    我出生在凤凰一条巷子叫进士巷,沈从文在中营街,两条巷子是平行的,中间的距离可能就一百米。我父亲告诉我,这个作家也是我们凤凰的,两家离的很近。我的第一反应是,那肯定没人看的。因为在我们小时候内心有远方的,就是特别相信远方的和我没有关系的一切特别精彩,身边的事物就老觉得没什么意思。八十年代那样封闭的环境,确实给人这样一个总体印象,一说本地的作家,其实不是高看而是低看了一眼。
    后面我阅读沈从文,也是在初中以后了,读的也不算多。但在当时不是我一个,我这一代70后的作家,在我们进入文学转型期的时候,我们阅读的对象都不是沈从文这一类作家,而是当时最火的王朔、余华、莫言这些作家,这个序列的传承,其实我们每个70后作家,基本上统一。就像武侠小说,我们不约而同都写过,我们不约而同都把它废止,因为等我们写完了之后都知道这已不是文学的主流,回过头来再写纯文学小说。
    我很羡慕的生活,就是当时台湾小说家那种,小小一个台湾岛,有三四百个武侠小说家。那个年代大家追着看武侠小说,就相当于现在的我们追剧。我自己是写过武侠的,所以写这《洞中人》时,虽然是写女孩,有我自传成分,武侠的写作我也是亲历者,在作家的朋友圈里,这是我们这一代作家的共性。
    我个人特别关注生活中通讯工具的演变,八九十年代的时间相对就感到比较漫长,一件东西的存在到它的消亡会持续很长的过程,给人感觉到生活的稳定性。但是到95年后,移动工具的替换,让我们生活的节奏感一下子加速了。所以《洞中人》里包括call机、邮件、微信、QQ,这些出现的时间点都抓得特别准,因为我觉得这是整个中国人生活的节奏、时间的观念变迁的主要的一个因素。
    我是推理控。我写作之初,影响我最大的是松本清张和森村诚一。我记得小时候看森村的《人证》,当年引进中国的译制片特别少,《人证》放十遍我看十遍。有阅读能力以后就看书。我感觉自己受到社会推理派影响特别大。在社会推理派松本清张的笔下,每个人都是侦探,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侦破的过程。每个人内心都有他的谜团,一辈子都有他的阴影。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受到创伤。这些生活的谜团不是由警察去侦破,而是每个人都得具有一种推理和侦破的能力。
    所以我所有的小说,即使没有警察,它一定有推理的成分,能让我一次一次有效地进入我要写的内容,然后我发现只要在小说里面建立一个逻辑推理的关系,它也就不乏读者。
    中国文学和中国电影里常常有个人物鉴别的模式,就是“这人一根筋”,一旦这人一根筋,他的身上就一定有故事。所以我其实是写了一些一根筋的人,他代替了警察去侦破生活中的谜团。
    我自己没必要肩负一个“对比”(对比当下生活与小说中的八十年代)的功能,某种程度上我只是想还原记忆里的那一些东西,包括我对八十年代的描写……我只要真正比较清晰地还原八十年代一些场景,当我把这些场景还原到位的时候,我相信这种比较在每一个人的脑袋里已经自然生成了。我写《洞中人》,是我确实难以忘怀最初写作的动机和目的,那种朝气蓬勃的状态。
    根据“小说家是穴居动物——田耳《洞中人》”
    田耳发言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