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评许卫国长篇小说《小高庄》:乡村文明的挽歌

http://www.newdu.com 2019-02-20 中国作家网 李彬 参加讨论

    乡村于文学而言,既是精神的食粮,也是诗意的渊薮。乡村对作家来说,这个在地理和情感无法割舍的地方也是每一个文字工作者灵魂栖息的摇篮。这是我读江苏作家许卫国长篇小说《小高庄》(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书时油然而生地感慨。文学是明心见性的艺术。卫国先生质朴真诚,机智宽广,表现在文学里便没有流光溢彩,造作粉饰,而是敞开胸襟,托出了一颗炽热敏感的心,在庄重与调侃,悲壮与嘲讽的错杂之间,让人感知着他的温情与敬意。娓娓叙述往事,殷殷寄情现实。有时你会觉得这种沉淀许久、良心感知的文化记忆,历史情怀,乡愁乡韵,浓得化不开,沉得扛不住,让人感到一丝轻松,也让人感觉到一种压抑。
    翻开清华典雅的长篇小说的《小高庄》,犹如翻开一本汴河流域历史风情画卷。你会觉得自己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地漫步在时光之下、风景深处。在尘封发黄的岁月中,寻找曾经让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故事。许卫国是位极富激情才情感染力的作家,他在江淮水乡汴河流域的大背景下以独立、朴素和诚实的笔触,展示了个人、农民以及乡村在繁杂、喧嚣,浮躁的生活中的深入思考和葱笼声音。这种声音内涵厚重,情怀苍凉,有灵魂、有主题、有故事,有反思。阅读中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作者的娓娓讲述,向历史的暗影深处走去,从而邂逅消失在我们身后大半个世纪的那段真实,沧桑而凝重的乡村记忆。
    中国文坛,“农裔城籍”的作家很多,乡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质量却不尽理想,差强人意;往往停留在游子般的怀旧表面,缺乏真切地观照和痛彻地思考。好的乡土写作,不仅需要作家生于斯、长于斯,活在其中,接近地气。而且需要生命与生境水乳交融,始终保持对乡土的敏感敬畏,并且把自己的心灵和情感稳固在他生活和生命里。对许卫国先生而言,笔下的乡土与心中的乡愁,是他生命经验和情感经验的综合反映,也是他激情释放的主要通道。他在他生活的乡村里,捕捉人物、景物和事物,捕捉思想和诗意,然后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再以文学的方式加以表述;无论是意象的刻画,还是文学的叙述,流泻而出的抒情,都有着白描般简洁有力地勾勒;尤其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有着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分析,对浓郁厚重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有着深入透彻的解读。语言平实、俏皮幽默,却又高度凝练,富于细节的表现力和色彩的线条感。在《小高庄》中,我们更多的见到细节、生活和日常,从细微处体会乡村文化的各种微妙。这些微妙无论是恰当的,还是过分的;无论是现在的,还是过去的;无论是温暖的,还是冷峻的;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浪漫的。重要的是,都是卫国先生自己的、文学的!
    诚实、朴素、独立,是我看重的文学伦理价值,也是我对许卫国作品真切的审美观感。从地域出发,回到土地;从乡村出发,回到乡愁;从现实出发,回到记忆。许卫国选择写作是为了记忆,为了宣泄;凭籍于来自农村和土地的精神教养。这种来自民族根系的教养一旦碰到艺术的呼唤,必然如风吹野火熊熊燃烧,且赤心一片;这种赤心用艾青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爱这篇土地爱得深沉”形容毫不为过。乡村的人和物在他的脑海中云蒸霞蔚、云谲波诡地展现,那里的历史和现实,苦乐和悲欢和他息息相关,总想把存在的东西梳理出来,让人看见繁复、思考、混沌,回望灵魂。《小高庄》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去泛泛地讲大道理,也没有空洞地高台教化,而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过温热可感、真实可信的故事叙述,让读者温故知新,增长知识,明白事理,擦亮历史这面折射社会发展进步的镜子。因而,许卫国的小说中留下了许多真诚、质朴、厚道、勤劳和坚忍不拔的人的印记和回忆。他把人放在时代、放在生活、放在自然的背景的叙述和描写中,给我们提供的那些时代社会生活中人的心灵、际遇、价值观和精神取向往往比概念化的陈陈相因更亲切更有感染力——从他的写作中,能够使人看到弥补,想到根脉,看到未来,看到自我救赎,看到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和未来有充分认识的认识(费孝通)。这种认识来自于对母土文化的尊崇和敬畏。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称怀乡是人类最崇高的痛苦,但我忧心地感到人类在不久的未来将会失去这种痛苦。城市化进程的无限膨胀,金钱物欲充满了滚滚红尘,我们的子孙去哪里怀念乡音与乡土,失去乡音和乡土又谈何乡情乡愁与乡韵?因而,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我们常常诗意地把故土比作母亲,对于母亲仅仅有文学热情是不够的,仅仅是记录叙述是不够的。在城市化迅捷而肤浅的扩张中,乳汁般哺育我们成长的农耕文明摇摇欲坠,岌岌可危,面对此情此景、此爱此恨,即将失去文化自我的我们有没有意识的觉醒,有没有行为的抗拒,有没有理性的思考?思考不见得深沉,抗拒不需要暴力;文人的理趣关爱,普世情怀和既得利益相比太弱小了,但却比利欲亘古长久——既然我们无法感性地对抗现实,既然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那就把它理性地铭刻在文字中,让我们的后人知道,在中国的乡村,有这样一些人,来过、走过、生过、死过、痛苦过、快乐过,更重要的是思考过。这群人是我们的祖先,我们身上有他们烙下的符号;尽管这符号已成流风余韵、渐行渐远,但它仍是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永远不可忘却的沉重记忆!
    乡村是文学的摇篮。文学让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来处,让美丽的乡间往事停留在纸上,让中华的历史文脉延续在我们心间。这是作者的期盼也是作者的感伤:乡村还在老去,垂死也罢,挣扎也罢,毁灭也罢,这是谁也阻扰不了的现实!我们的依恋,我们的回忆,只是无奈地唱着文明的挽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