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余秀华携首部散文集《无端欢喜》来深 “有人为离婚哀伤,而我不是”

http://www.newdu.com 2018-07-16 深圳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余秀华亮相深圳接受媒体采访。
    7月15日下午,身穿一袭花色旗袍的余秀华亮相深圳书城南山城三楼活动区,众多等候已久的读者送给她热烈的掌声。拿起话筒,余秀华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来看我,虽然我长得很不好看。”台下的读者回应:“你很好看!”余秀华开心地笑了,这是她第三次来深圳,此次带来的新书不是诗集,而是她的首部散文集《无端欢喜》。
    2014年,一首《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让余秀华火遍大半个中国,以至于各路媒体和出版机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找她。在此之前,她仅仅是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一个村民,一个写诗的农妇,一个行动不便的脑瘫患者。2015年1月,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以火箭般速度出版。此后,她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也陆续出版,总销量达40余万册,这对诗集出版来说是一个奇迹。
    在正式的分享会开始前,余秀华接受了深圳媒体的群访。面对十余位或文字或摄影或视频的记者,余秀华像见过大场面一般:“咱们开会吧,有问题尽管问。”尽管要耗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体力,吐字也并不清晰,但余秀华还是很愿意说话,她的回答不加修饰,十分直接,甚至在说到自己的新书时:“大家看看书中的第一篇就好了,就是写得最长的那篇,其他的都不好看。”
    余秀华自认为是一个“不那么努力”的写作者,文字是慢慢写就的,可能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写一篇东西或者一段东西出来。积累了很久,才可以出一本书。《无端欢喜》收录了她近年慢慢写就的40余篇散文,谈人生、谈故乡、谈友人,余秀华依然情感质朴、“温度滚烫”。
    深圳晚报:从突然走红到现在,生活有什么变化?
    余秀华:我已经当了网红很多年,没什么变化,只要不迎合任何人就可以。
    深圳晚报:写散文和诗有什么区别?
    余秀华:一个字多,一个字少。(笑)打个比方,诗歌是一束光,是一个点;散文是一个很深的湖泊,而且越深越好。
    深圳晚报:新书中写了母亲的离世,还有现在与你一起生活的父亲、儿子,但你之前好像不太愿意写亲情?
    余秀华: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我写了很多爱情?我愿意去写,因为我知道,它会来,来了以后会走得很快,它和我没有那么深刻的关系。但亲情是伴随你一辈子的关系,例如母女关系是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有爱、恨、怨的纠葛。
    深圳晚报:母亲去世之前,你和母亲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余秀华:“又恨又疼”,恨是“恨铁不成钢”。我与任何人,不仅我母亲,还有我的父亲、儿子,都保持着一定距离。
    深圳晚报:你也在书中提到自己离婚后的生活,你是怎么看现在自己的状态?
    余秀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有的人会觉得离婚之后很哀伤,而我是非常欢喜。我经常说离婚后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我是适合一个人生活的孤独体质,两个人在一起很不习惯,所以离婚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
    深圳晚报:但您书中好像有对几位男士的“表白”?
    余秀华:这纯粹是一种朋友间的调侃,爱情对女人真是一种幻想,我宁愿当一个花心的女人,今天爱你,明天爱他。爱情一旦产生,是一种非常严酷的禁锢,是自己禁锢自己,也怕自己不纯洁。你这样想的时候,二十几年时间过去了,你可能一个人都没“睡到”,还把自己给浪费了。
    深圳晚报:为何会参加《朗读者》这个节目?
    余秀华:董卿邀请的,她一说,我就去了。这么一个有名的节目,不去才傻。
    深圳晚报:你觉得自己写作的天分高吗?
    余秀华:是有那么一点天分。但我喜欢写作,是因为它让我快乐。但在我看来,文学不是生活的全部,还应该排在生活的后面,甚至是人生的最后面。这才是对文学最正确的认识。(李福莹 贾茹/文 冯明/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