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典型问题研究理论创新 我们说典型理论的美学价值、典型创造作为文艺的基本规律和审美价值追求,不会因文艺的发展变化而改变和消失,当然,不是说典型理论的内容不会变化。美学和艺术的理论和范畴,都是在艺术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典型理论和范畴也是绝对性相对性的统一,它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不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性的。时代的变化和文艺本身的变化,都会推动典型理论的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典型或典型人物这种文艺观念虽然在西方早已有之,但真正形成完备的理论范畴和体系,则是在18—19世纪。经过启蒙时期文艺理论家狄德罗等的提倡和阐述,德国美学家歌德、黑格尔等的概括和完善,俄国文艺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等的运用和丰富,典型理论才逐渐成为西方美学和文论中的核心范畴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学说。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在总结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重要命题,使其成为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学说。典型理论和范畴的发展史,正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文艺自身发展变化的历史。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都会在充分总结不同时代文艺发展新经验的基础上,给典型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惟其如此,它才能在指导文艺实践中焕发出理论的生命力。狄德罗、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和恩格斯对典型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便是在分别总结各自时代文艺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今天我们时代的文艺发展积累了新的经验,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新的文艺实践对典型理论进行新的思考、新的研究,作出新的阐释、新的论断、新的概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是对典型人物创造在文艺作品和文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指明了典型人物创造是达到时代艺术高度的根本途径,揭示了典型理论的时代意义。它为文艺创作努力塑造典型人物、为文艺理论深入探讨典型人物理论指出了新的方向。我们应当从时代的艺术高度着眼,紧密联系当代文艺创作实践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对典型人物理论进行重新阐释和思考,深入探讨典型人物创造的理论新问题。 如何创造新时代的典型人物,是我国当代文艺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文艺理论批评应当深入探讨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关于典型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质与时代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鲜明独特个性塑造与体现深刻普遍社会意义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突出性格特点与性格的多样性变异性丰满性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的真实性与理想性或作家审美理想的关系,关于典型人物创造与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创新性的关系,等等,都应当结合新的创作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创造性研究,以推动其实现学术理论创新。应该看到,由于作家审美理想、创作个性、创作方法更趋多样化,文艺类型、作品形式、表现手法更具创新性,文艺作品中典型创造和典型人物的表现形态也会更加丰富多样和富于独创性,这就需要文艺理论批评家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对其进行具体、准确、深入、独到的分析和评论,而不只是重复既有的一般典型定义。可惜在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领域,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甚理想。这也是我们的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对文艺创作缺乏有力指导的一个原因。创造与我们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是我们攀登时代文艺高峰的必由之路。这需要新时代的中国美学和文艺理论批评作出创新性的理论贡献。 (作者单位: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