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王大千:中国人,你真的了解孔子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2-13 儒风大家 newdu 参加讨论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对于他的创始人孔子是否能够做到正确的认知,显然具有正本清源的重要意义。本书首次系统地全面介绍了孔子的生平事迹、历史贡献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及民族性格的深远影响。     
    该书采取以点带线、由线及面的形式,本着客观公正的严谨态度,通过对每个知识点的详细解答,阐释了当前对孔子的一些疑问和疑惑,从而期待能够帮助读者在厘清对孔子的一些误读和误解上有所裨益。     
    编著缘起  
    由于工作的关系,作者经常接触的人社会层面比较广,年龄段跨度也比较大,从幼儿园的儿童到耄耋老者,从社区普通居民到社会精英人士。     
    但一谈起孔子,大多数人是既熟悉又陌生。年纪稍长一些的还多少有些了解,但多是在“文革”的“批林批孔”运动中,被灌输的“孔老二”的扭曲形象。年轻人从历史教科书中知道有个人叫“孔子”,但仅仅当作一个单薄的历史人物和知识点而存在。     
    作者后来去韩国,深受震动。看到他们对孔子的无上崇敬、对儒家文化的坚守以及对儒家思想的信仰,的心情非常复杂。    
    作者认为,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其主干儒家文化,谈儒家文化就离不开孔子。让世人对孔子有一个客观正确、系统全面地认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亟待完成的必要任务。正本而末直,源清则流长。     
    因此,作者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反复多次组织召集研讨论证,就本书的编写宗旨和章节框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经过一年多的辛苦编撰,终于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自序     
    今天,我们认识孔子的意义     
    毫无疑问,在当今世界,只要是有中国人和中国字的地方,大抵都知道孔子。对于现代人来讲,孔子已经成为一个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    
    然而,知道并不等于认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个具体而又模糊、遥远而又亲近、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或者概念。真正了解他、认识他、走近他,我们每个人都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正如司马迁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孔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说过哪些话,做过哪些事?孔子的思想与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两千多年,孔子想坐过山车一样,被崇拜也被蔑视,被称颂也被诋毁,真正地还原他是需要我们做深入的了解与深切的体认的。     
    所以,在今天如何认识孔子,是一个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    
    从“吾少也贱”的苦难童年,到成长为“大成至圣”的千古伟人,孔子的一生就是一介布衣不断追逐梦想、成就梦想的真实写照。“言为世法,行为世范”。他完成了一个先贤的完美人格。    
    但孔子不仅仅成就了自己。他想要成就的是与他同时代以及他身后所有的中国人。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他高举“有教无类”的旗帜,肯定了每个人具备自我提升完满的可能,指出了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必由途径。他的教育理念让中华民族读书的种子绵延不绝,他的学说点燃起中华民族不断向上向善的希冀,他的思想是构筑成中华民族精神追求与道德价值的基石。    
    引导每个人都去做一个“君子”,是孔子“淑世济民”的理想与期待。他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乐而忘忧,发愤忘食,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便是“陈蔡绝粮”,孔子也没有忘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人间温暖。“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他对于他所深爱着的中华大地最深沉的追求和不泯的信念。    
    在孔子身后一千多年的朱熹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到20世纪80年代,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发表宣言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今天,在中华民族将迎来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在“宏大叙事”的追梦中,我们仍然从孔子那里,继续寻求积善崇德、国富民强、文明和谐的正能量。     
    孔子之后的中国历史,无时无处不深深烙上他的印记;今天我们回眸注视孔子,守望家园,孔子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们。孔子并没有因为生活在两千多年前而拒绝我们的亲近,他耳熟能详的乡音,循循善诱的关怀,今天依然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指导着我们的言行。他缔造的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孔子思想所传达的传统美德、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民族精神,永远激励着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温故而知新,两千多年来,他与中华民族一起“在路上”。今天,我们温暖而真诚地感受孔子、认识孔子、感悟孔子,其实就是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