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诗笔墨韵写清怀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逸峰 参加讨论
  近览罗成琰《文心墨韵———历代小品文手札与赏析》,服膺其楮墨出入于古今,赞叹其心志涵泳于艺道。当今浮华世界,能有如此清怀,又能假以诗性之笔,雅致之笺,付诸华滋之墨,从容流淌,实不易得。
    艺,本为优游之事。成琰坦言,《文心墨韵》一书的成稿,全在优游自在之间。从选文到赏析,从用纸到钤印,从下笔到收束,都能见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和闲适情怀。一个谙于文艺之道的学人,固然明白艺术创作的规律。何况一个对优游之间创作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那么熟悉、那么推崇的人呢?
    书法之道,在于为所书文字焕采,在于抒写自我心怀。以手札的形式书写古人文字,着实体现了作者对书法妙道与古人情怀的洞彻与体悟。手札之美,正能体现书写的法度规矩与书艺的率性空灵;手札之便,正适于物事的随手记录与心性的自由放逸。选择手札,就是选择“无意于佳”,就需要有宋人自抒胸臆的理念,就要有文人清雅的格调与放逸的性灵。所书冯梦龙《半日闲》、张岱《湖心亭看雪》、郑燮《竹》都在法度之中,又得放逸之气。尤其冯梦龙《半日闲》一纸六行,章法完整,书写轻松,大小错落,长短相间,处理自然。其间饰以句读,颇具古人从容气质。李渔《桂》一纸亦颇有特点,除了因遵循书写的法则而稍显拘谨之外,我们可以在从容的行笔与清雅的纸面上感受到作者内心对书法文字所保持的那份宁静与虔诚。
    成琰是一位心性细腻的虚心学人,曾经专攻现代文学,能在学术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之间不断寻求自己的着力点,从《文心墨韵》可见他对于作品的考究与生命的思索。
    
    原载:《光明日报》(2011年10月23日05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