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安娜·卡列宁娜》人物形象深度诠释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李忠超 参加讨论

    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安娜·卡列宁娜》自诞生以来历来受到世人的关注,小说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①更是脍炙人口。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冲破束缚和羁绊的反抗精神,为世界文学艺术画廊增添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安娜的性格是不断发展中的,同时包涵着深刻的复杂性、矛盾性、开放性。对与安娜的形象的分析和解读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安娜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这种意识决定了她的自我的选择和处境的难堪。然而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安娜的悲剧处境也是难以避免的,她只能是时代的牺牲品。
    列文是小说中塑造的具有作者自传性色彩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地主阶层的“思想者”列文对俄国农奴制时代的思考体现托尔斯泰的思想。托尔斯泰的思想是复杂矛盾的,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以及托尔斯泰的友人和研究者都找到了托尔斯泰孤独矛盾痛苦的证据。②而这些反映在作家作品之中,就体现在列文的形象和思想发展历程之中。然而,就文本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的矛盾来看,从作家的生平和创作来研究文本又一定的作用,然而绝对不是唯一的方法。“作家和诗人真正的职能在于使我们觉察所看到的事实,想象我们在概念上或者实际上已经知道的东西。”③在作品中作家也是在极力表现,然而作品一旦完成,被读者接受,读者期待视野中所发现的东西可能是作家所没有预设的。正因为如此对《哈姆雷特》解读才会有“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之说。笔者旨在尝试一种可能性的解读,存在主义视野之下的人物形象的深度诠释。
    托尔斯泰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且是一位思想家。尽管列宁《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文中对托尔斯泰的的空想学说做了批判,但是我们从文本中列文的痛苦的思考过程中感知托尔斯泰的思想的深刻。
    在人物塑造和人物的功能上,托尔斯泰无疑是一位大师,在文本中奥布隆斯基这一人物充当十分重要的功能。他是联系整部作品的关键一环,对这一人物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整部作品的结构,对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也可以予以参照。
    本文即从宏观出发微观入手,全景式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安娜悲剧“处境”的解析
     
    安娜是文本中着力刻画的艺术形象,安娜是一个贵妇人,生活在上流社会中整日过着“习惯的”生活。她有着幸福的家庭,但却并不感到快乐,因为的她的丈夫卡列宁整日只是想着如果处理做不完的公务,丝毫不顾及安娜的感情生活。安娜想要的生活,想要的爱情,她都不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
    然而这一切的幸福却被她的哥哥奥布隆斯基“打乱了”,因为正是因为奥布隆斯基的出轨导致和妻子多莉“冷战”,才引出安娜前来试图挽救哥哥的家庭。也正是因为安娜来到哥哥奥隆斯基这里,最终才得以见到弗龙斯基,也才会引出一系列的故事。(见下文奥布隆斯基功能意义)
    安娜首先作为一个女人,其次作为一个妻子,然后作为一个贵妇人。她在不同场合和语境之下身份是解释她的行为的最好的例证。
    安娜作为一个女人,她需要爱需要被爱,在她没有遇到弗龙斯基之前,她唯一的爱就是她的儿子谢廖沙。当她遇到弗龙斯基之后,她的爱分给了这两个人。然而,安娜的爱是非常复杂的。她作为一个女人仅仅是为了寻找自己的爱,放弃一切她认为是形而下的东西,放弃所谓的上流社会的道德的约束。堂而皇之的去爱,丝毫不顾及有可能带来的各种的舆论谴责。只是她抛弃了所有女人可以依附的物质毫无保留的去爱弗龙斯基,这种爱情是没有基础的。因为正如安娜自己说的“我的爱越来越强烈越来越自私,而他的却越来越减退,……在我,一切都是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全地献身与我。但是他越来越想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地疏远起来;这是无法改变的。”(P836)弗龙斯基只是把安娜当作满足虚荣心的猎物,“他在我身上找寻什么呢?与其说是爱情,还不如说是要满足他的虚荣心。”(P835)安娜已经完全认识到她想要得到的爱情完全是虚幻的。正是因为这样最后安娜才会选择自杀,因为首先作为一个女人她已经失去了一切,谢廖沙的爱和弗龙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
    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妻子,他已经被丈夫抛弃了。卡列宁是一个道貌岸然的角色,他虚伪羸弱,占有安娜不放弃离婚仅仅是维护在官场上的稳固的地位,担心敌人的攻讦。对于安娜的“爱”是一种占有的欲望,安娜是卡列宁的财富,安娜的出轨使卡列宁处在尴尬的境地。受到各方的谴责,他用宽容来原谅安娜的不贞,不过他的行动,却值得商榷。表面上他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他是善良的丈夫,饶恕了不贞的妻子,骨子里却是害死安娜的凶手。他要惩罚安娜的不贞,而他知道最后的办法就是提出离婚但是不同意把儿子给安娜。那么,安娜始终只能作为一个情妇,一个背叛丈夫和妻子的女人,在社交界受到谴责,不会有人同情,安娜成为社交界的耻辱。卡列宁则是最值得同情的,这既是俄国社会上层所谓的道德,同时也是对人性的压抑。卡列宁始终以宗教的名义来解释着不能和安娜离婚的借口,安娜根本可得到任何支持,上帝也不会保佑她的。她在道德层面上的一切形象,一个妻子的意义已经完全的崩塌了。
    安娜作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人,一旦当她的行为“肆无忌惮”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开始疏远起来,贝特西公爵夫人,多莉,基蒂对待安娜的态度上转变,不能不说是受到社会道德力量的约束。安娜在社交界的处境可谓是寸步难行,但是她还是大胆地向社交界发出挑战,“穿着这种衣服,同着大家都熟识的公爵小姐在剧场露面,这不但等于承认自己的堕落女人的地位,而且等于向社交界挑战,那就是说,永远和它决裂。(P597)”甚至,卡尔塔索夫妇都认为和安娜坐在一起是耻辱,(P604)安娜的追求爱情的举动已经不能为上流社会接受,更加无法接受她的堂而皇之的态度,她也被社交界抛弃,贵妇人的地位也崩塌了。
    安娜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贵妇人,她的处境在转换过程中自身所承受的煎熬是巨大的。
    一个女人渴望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一个真正地能够让她觉得幸福的人。这个人就是弗龙斯基,而不是他的丈夫,她和丈夫之间的夫妻生活是没有爱情的。然而安娜同时有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社会道德的约束,她有自己的底线。所以,当弗龙斯基开始疯狂的追求安娜的时候,她选择正确礼貌的态度予以拒绝。但是,内心中本我的欲望和对爱情的渴望,最终是本我战胜了自我。在潜意识中她无疑是挣扎的,她是痛苦的。安娜最终的选择接受弗龙斯基,接受内心的引导,道德力量在安娜身上消解了,这种无形的约束却并没有在社会意识中消亡。安娜只是期望弗龙斯基爱着她,只是爱她一个人。但是,她却忽视了一个男人的追求女人的真正的目的也是和她一样,为了达到内心的欲望的满足,激情之后,感情自然会消亡的。安娜的悲剧就是可以预见的,在那样的环境之下,追求自我的个性解放是不现实的。
    在男性话语霸权之下的女性的声音永远都是弱小的。社会制度是建立在男性话语体系之下的,女性仅仅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独立。女人甘愿以自己的美貌,外在的姿色来获得男人们的追捧和求爱。女性的声音仅仅是作为一种陪衬,一旦有人试图打破这种既定的形态,必然将受到整个话语环境的惩罚。女人应该成为女人自己,不应当成为男人的附庸。安娜,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她藐视一切的虚伪,谎话,欺骗,罪恶。敢于发出作为一个独立女性追求爱情追求自我存在的声音。她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一个没有在男性话语体系之下被湮没的女性的声音。只是,她还是有致命的弱点,因为她是从男性话语中的另类,不自觉的行动,无意识的冲撞。在思维上还是男性话语的之下的,她仅仅只是依靠着弗龙斯基,放弃一切爱他,毫无保留,这种爱太空虚,缺乏有力的保证,最终走向毁灭也是必然的。
    其次,安娜显然没有意识到自身处境的危险,对传统的话语权力的不屑一顾,因为在安娜看来仅仅是不重要的形式。然而,在弗龙斯基看来,形式恰恰是最重要的。安娜作为一个背叛上流社会的贵妇人,舆论是谴责的,弗龙斯基深深受到影响,他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前程。虽然,他总是说他可以为安娜放弃一切,但是他不能(见下文)够做到。因此,他通过多莉向安娜暗示正式同卡列宁离婚。然而,安娜始终是被谢廖沙所牵挂。她不愿意放弃对儿子的爱,同时也不能放弃弗龙斯基和自己的爱情,处在这种处境之下,她的选择是艰难的。但是,她可以不做出任何的选择,因为卡列宁不会同意离婚,他要惩罚安娜,所以安娜也不必一定要求形式上的法律离婚协议。只要她可以同弗龙斯基一起生活一起享受爱情,所有的形式都可以省略。安娜在这种处境之下不采取任何的行动也是必然的,因为她试图维持着这种不平衡的关系,可是她最终失败了,因为弗龙斯基和她截然相反。
    安娜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她的自我意识非常的强烈。自我意识决定自我选择,自我选择决定自我存在。安娜的存在体现在她的行动上,她接受弗龙斯基的爱情,返回彼得堡向上流社会发出挑战,直至最后走向自我的毁灭。安娜的行动证明自我存在的必然选择,安娜所遇到的问题是对传统的社会意识的反叛,这种反叛不仅仅需要行动,更需要理论的依靠找寻行动的意义和价值。其实本质上也是找寻自我的存在的意义。在社会关系网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关照,建筑了一整套的社会话语权力体系,冲破体系唯有解构话语权力,因为他人即地狱,存在即合理。
    “囿于自在存在的人们即物化了的人们,他们运用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和对他们判断手段来认识和判断自己,结果完全依附与他人,因为度日如年,如受地狱之苦。”④
    安娜对于自身存在的判断就是最好的例证,她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女人发出声音的权利,一个妻子和儿子相聚的权利,一个上流社会贵妇人的地位,一切的嘲弄和来自各处的谴责。看清她和弗龙斯基爱情的本质之后,一切都已经清楚。她的悲剧是被完整的链条紧紧地扣住的,她存在于他人为她建构的地狱之中,而最终的解脱就是死。死亡在这里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恰恰是对话语权力和存在的最有力的抗争,死亡是客观的、孤独的,这一母题在文本中意义重大。不仅仅在安娜的身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列文的身上。见下文。
    
      虚无与孤独的对抗——列文找寻自我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重要的一个论点是自我意识决定自我选择,自我选择自我存在。然而自我存在不是自明的存在,哈贝马斯的自我间性的理论充分论证了这一点。萨特在其戏剧理论中也指出,作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总是习惯地否认他者的存在,唯有如此才能证明自我。一旦这种确定的关系消解了,便陷入到无法找寻自我的处境。同样此刻人生也是孤独的,需要寻找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的核心是应答和建筑术,巴赫金以此建构的对话主义的理论大厦,强调人物的视觉余额和场景的区别。
    “经典的例子是我观察他人的痛苦。我看到她疼痛,但并没有感觉到,至少不像是她经验自己的痛苦那样。然而,我可以在观念上进入到她的认知空间,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世界的外观传统染上了痛苦的色彩。当痛苦的人见到我周围的树时,她看到的是痛苦的树;当她看到他人时,她也是通过痛苦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在她看来,世界也是这样。我走向这个痛苦的他人,能够了解所有这一切;通过他的眼睛,我可以把世界看做她的痛苦的延伸。”⑤笔者以此作为视角切入,尝试探寻列文这一形象的内涵。
    列文是作为俄国一个小地主,不仅仅具有独立的见识,而且在为社会发生的种种现象找到解释,尤其是农奴的生存和农业的关系。列文思索的结果是科学技术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一个奇怪的论调无论是谁听到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们不可能去怀疑我们深信不疑认为是正确的。这句话看似矛盾的,其实正揭示了列文内在的深刻的矛盾和孤独感。尤其在第八部的8——19章节,列文大段的内心独白和人物对话,不仅仅揭示了内在的矛盾心里,更多的是列文思想的孤独。就连基蒂也承认他的丈夫是孤独的。
    尤其是在列文目睹了哥哥的死亡过程的时候,他行动上的滞缓,思维上的混乱和挣扎。因为,列文在思索人究竟是为什么活着。虚伪,谎话,欺骗,罪恶。充斥在列文的周围,只有当他在田间和农奴一切劳动的时候他才觉得自我的存在。一旦进入上流社会他变显得局促不安,在基蒂生产的那段时期,住在莫斯科的处境,变现的尤其明显。列文的思考既是在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同样也是在对我们素常认识的最习以为见的却从来不认识发出的质疑。不断为他的无知而感到恐惧,他简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答案。他寻找不到真理。
    “他读书,思索,他读得越多想的越多,他就觉得自己距离他所追求的目的越远了”
    “……于是他就反复阅读柏拉图、斯宾诺莎、康德、谢林、黑格尔、和叔本华的著作,这些哲学家并不是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人生。”
    然而,最终他还是茫然若失,经历了一段可怕的时刻。
    “不知道我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在这里,是无法活下去的。但是这个我又不能知道,因为我活不下去。”
    “在无限的时间里,在无限的物质里,在无限的空间里,分化出一个水泡般 的有机体,这水泡持续了一会就破裂了,这个水泡就是——我。”⑥
    死亡这一可怕的存在仅仅是列文痛苦的表面,更深一层的是列文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因为死亡是孤独的是每个人都需要独自面对的,没有人可以分享。列文所面临的孤独的处境也是如此,社会现实的丑恶,农奴制的罪恶,让列文无法寻找到出路。他的思考是建立在俄国的历史和现代性的交织的网络中的,这恰恰也是托尔斯泰所面临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列文的思考正是作者本人对俄国社会的思考,扩大外延就是对整个人类的思考,然而这种思考是找不到答案的。无论试图运用怎样的体系去解释最终哲学的大厦依旧会轰然的崩塌,几乎没有一种体系能够解释现实和理想种种之间的关系。列文的思考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列文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不是答案的答案。就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一段。列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一个个体生命对自我存在的思考,自我意识的存在是独立的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自我间性存在为存在的。如果这种自我间性消解了,自我的存在无法通过他人来获得就是陷入到一种虚无。一种没有证明你存在的存在,丧失了一切话语的存在。世界变得模糊不确定,人的生命也就是像是一个水泡一样。
    列文在这种痛苦的精神生活苦苦寻找答案,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找到,最后他意识到这一切必须结束,而结束这一切痛苦的本源就是——死。但是,列文最终没有自杀,而是选择好好活着。列文所遇到的问题和安娜及其相似,只是安娜是用行动来证明,列文是试图通过思考来寻找答案上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种族、时代、环境对作品的影响,从某一层次上说,也可以对人物进行解读。托尔斯泰在塑造这两个人物的想象堪称是天才的创造,可以说是实践和理论的模仿,对时代问题提出的可能性的解决的方案。诚然,安娜自杀身亡,列文在暴风雨后并没有寻找到最终的答案。只是,我们不妨想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技巧所谓就是无技巧,这并非故弄玄虚的噱头谈资,因为在习惯性的思维下逆向思考。素常寻找问题总是有答案的,其实,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在于找寻,给定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是最终答案,也可以说答案就是没有答案,列为找寻的事哲学上对话,是对抗孤独和虚无的存在价值体系。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⑦
    康德的这段话是对列文寻找自我存在和对抗孤独与虚无的最好的注解,列文内在的复杂性可以在哲学的意义上找到答案。
     
      奥布隆斯基:功能意义
     
    奥布隆斯基是全部小说的一条线索,小说在叙事上安排了两条平行的结构。奥布隆斯基是小说的功能人物,他充当了纽带和线索,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如果没有这一人物,故事的情节将寸步难行,他引出了各色人物的登场,并且透过这一人物的视角可以概观整个上流社会的生活场景。
    在文本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是奥布隆斯基的微笑,在开篇的第一部分就出现了不下于二十次之多,并且每一次的微笑都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含义。在多莉发现丈夫奥布隆斯基有和家庭教师的不正当关系时,奥布隆斯基仅仅是微笑,此后在又在不同场合描写了奥布隆斯基的微笑。是读者对奥布隆斯基的形象有了清晰的对比和评价。微笑不仅仅是在奥布隆斯基身上,在小说中的各色人物中都有所体现,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把握有着很大的作用。
    奥布隆斯基是一个纯粹的享乐主义者,即便是深陷外债数万卢布仍旧丝毫不改挥霍成性的恶习。不仅不为与家庭教师的不正当关系不感到羞愧,反而觉得这样做事天经地义的,对妻子和孩子没有丝毫的关心,只是关注自己每天奢侈的生活。这样的一个人物在上流社会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过得逍遥自在。妹夫卡列宁是高官,与上流社会的高级生活圈交厚,跟随奥布隆斯基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俄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现状。这一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在功能上完成了纽带作用,更为重要的批判的精神。
    托尔斯泰还是心理描写的艺术大师,在对弗龙斯基和卡列宁内心活动的刻画体现人物性格的矛盾,在对安娜的回到彼得堡时候在火车上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等等。
    存在主义视野之下的人物形象的解读目的在寻求一种可能性的解读,这不是思考的结果,而仅仅只是思考的开始。作为一种方法重要的事用到思维的过程中,伟大的作家灵魂深处总是充满着深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托尔斯泰如此,对他的作品的解读自然不能囿于井底。
    本文尝试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安娜·卡列宁娜》,因此,不足为奇的结论便是我不能结束。我所的做的是请别人也来阅读,共同探求这部作品,探寻作者灵魂深处的秘密。本着这种精神,我下面引用巴赫金论述中不可能有终止的最后一句话作为结尾:“既没有第一个词,也没有最后一个词。对话的上下文没有止境。它们伸展到最深远的过去和最遥远的未来。甚至在最深远的过去所做出的意义,也永远无法一次性地最终把握到,因为在未来的对话中,它们将不断更新。在当前的对话中,有大量的意义被遗忘了。但是,在未来某一时刻,对话又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些意义将被回忆起来。因为没有绝对的死物:每一种意义终有一天会节日般地归来。”⑧
    【文献参考】
    
    ①⑥(P597,604,836):《安娜·卡列宁娜》【俄】托尔斯泰著  周扬 谢素台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②:《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饿】梅列日科夫斯基著  杨德友译 华夏出版社 2009年10月
    ③:《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著 刘象愚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5月
    ④:《萨特文集》第五卷【法】萨特著沈志明 艾珉主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5月
    ⑤⑧:《米哈伊尔·巴赫金》【美】凯特琳娜·克拉克  迈克尔·霍奎斯特著  语冰译 裴济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⑦:《康德传》【苏联】阿尔森·古留加商务印书馆 1981年7月第1版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